胆囊结石的认识误区知多少?
胆囊结石的认识误区知多少?
2016年12月29日 11:05:58 浏览量: 来源:常山新闻网 作者:杨演清
胆囊结石(gallston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正逐年升高。胆囊结石经正规医院和有经验的医生治疗后大多可以完全治愈,我国每年因胆囊结石而住院手术的病例超过500万。但是仍有不少病人由于对该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治疗方法和时机的选择不当,甚至引起严重后果。下面,介绍几个关于胆囊结石不能不知道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之“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无需治疗”
有的患者体检时发现胆囊结石,但他并无任何不适,患者不能予以重视。过了一段时间,出现上腹不适、黄疸等症状后到医院就诊,这才发现他的胆囊已经发生癌变,并且已经是晚期。胆囊癌与胆结石长期慢性刺激有很大关系。其实,胆囊结石若结石数量多及结石直大于等于2至3厘米、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伴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胆囊壁增厚(大于3毫米)等时,均应手术治疗。若是能定期检查、及早切除胆囊就可以避免发生胆囊癌。
误区二之“胆囊结石小问题就小”
有的病人错误地认为胆囊结石体积小的时候不会有什么危害,即使有症状亦盲目地不去求医,导致出现严重并发症。胆管炎、胰腺炎与胆囊内的小结石有很大关系。正因为结石小,所以很容易掉入胆管甚至堵塞胆管、胰管引发胆管炎、胰腺炎。为了避免再发胆管炎、胰腺炎,建议切除胆囊。
误区三之“保胆手术比切胆手术好”
自从1882年Lagenburch施行首例胆囊切除术以来,关于胆囊保留与否的争议一直存在,近年保胆手术呼声越来越高,但百余年的胆囊切除术临床大数据表明存在手术指征的胆囊结石切除胆囊效果好。合并有胆囊炎、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内有分隔、充满型胆囊结石、胆源性胰腺炎、高龄患者不能行保胆手术。保胆手术有大约5%至10%复发率。强行保胆,可能会再次手术。并且由于前次手术造成的粘连,医生不得不开腹为患者切除胆囊。原本想保胆,结果不仅没保住胆囊,反而遭受二次手术之痛,不但不划算,而且手术风险增高。
误区四之“只要是胆囊结石就切除胆囊”
对于胆固醇泥沙样的结石,可以通过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前提是不合并有胆囊炎、胆囊壁钙化、胆囊息肉、胆囊壁增厚等情况,X线下不显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有的胆囊结石没有症状,功能良好,结石单发,不是太大,也可以考虑暂不手术。
误区五之“胆囊结石体外碎石效果应该好”
有的患者看到泌尿系结石体外碎石效果好,就以为胆囊结石应该也可以采用体外碎石进行治疗,其实胆囊结石并不适宜进行体外碎石,因为胆汁是肝脏分泌的,不是胆囊分泌的,胆囊只是储存胆汁,因此胆囊结石碎石后,不像泌尿系结石,多饮水,有冲刷作用,只是将大的结石碎成泥沙样结石。胆囊泥沙样结石经常自行排石,经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到十二指肠,如果结石梗阻在胆总管十二指肠开口处然后又排出,可能会“一过性”引起胆管炎和胰腺炎,如果结石排不出去,容易引起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炎和胰腺炎是对人体影响较大的疾病,死亡率较高。胆囊结石体外碎石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给患者带来更大危害。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
相关阅读
- 2016-11-04戴隐形眼镜眼睛会干 找出干眼症的病因
- 2016-11-02口中有异味竟是这部位出了问题
- 2016-11-02微波炉使用5大误区易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