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6~10月雨季小心恙虫来袭

2016年06月23日 00:00:00 浏览量: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黄蓉芳

res16_attpic_brief.jpg

  记者昨日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从5月底至6月中旬,仅半个月时间,该院感染内科就已收治3名恙虫病患者,他们都有旅游史或从事园林工作。专家提醒,6~10月为恙虫病的流行高峰,与雨季相吻合。

    患者接触过植物

  “从5月底至6月中旬,仅半个月时间,我们感染内科就已收治3名恙虫病患者。”该院感染内科主治医师谢栩硕说,这3名患者都是中老年人,都跟植物或草坪有过接触,要么有旅游史,要么本身从事园林工作。

  谢栩硕介绍,这3名患者都出现了畏寒高热、四肢乏力、肌肉骨骼酸痛的症状,这是恙虫病的典型症状。医生还在3名患者的胸骨上窝、左肩部、背部分别发现了直径为0.5~0.7厘米的焦痂溃疡;而且,焦痂附近有淋巴结肿大。其中两名患者还伴有双侧胫前少量红色皮疹。经检查,均有血象升高、血小板下降、转氨酶升高的现象。

  患者在接受“氯霉素”抗立克次体等针对恙虫病的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焦痂也有所缩小。

    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谢栩硕介绍,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在啮齿类、哺乳类动物间以恙螨为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中鼠类是主要传染源。人类通常因为被恙螨幼虫叮咬而感染恙虫病东方体。该病常见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以沿海岛屿多发。

  “人对恙虫病易感,野外工作者及青壮年发病率高。”谢栩硕介绍,恙虫病有明显季节性,在南方各省,夏秋季发病率最高,6~10月为恙虫病的流行高峰,流行季节恰好与雨季相吻合。

  “恙虫病的危害不容小觑。”谢栩硕说,该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畏寒高热、溃疡或焦痂、淋巴结肿大、皮肤斑丘疹。严重的,可能会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抗生素治疗无效

  “在恙虫病的治疗上,使用氯霉素或四环素一般都有特效,因此,如果及时治疗,预后很好。”谢栩硕说,但是,恙虫叮咬的部位一般比较隐蔽,通常会在发际、会阴部、腋下或耳后等隐蔽位置,因此,很多患者都容易忽视。由于患者自己没有意识到,就诊时,医生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可能会使用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这些抗生素恰恰对恙虫病的治疗无效,而且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因此,了解恙虫病的早期症状,并及时反映给医生,这是非常重要的。”谢栩硕提醒。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