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没有评论,媒体就没有魂

浙江日报总编辑鲍洪俊访谈
2015年09月20日 14:51: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钟黎明 胡笛

  在浙报头版重要位置推出评论栏目,总编辑亲自主持一线评论员谈版会,在微信群上点赞评论员好创意……浙江日报总编辑鲍洪俊上任伊始,首先将目光投向新闻媒体最传统的新闻评论业务,在意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

  为什么重视评论?评论能在党报集团媒体融合进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优秀评论员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听听总编辑怎么说。

  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是舆论引导能力

  记者:最近大家都注意到,浙江日报头版醒目位置出现了一个新栏目“新闻评说”,并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有分量的评论文章。浙江日报的这一动作,出于什么考虑?

  鲍洪俊:在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舆论格局下,浙江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如何发挥舆论引导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在全国的报业集团中,浙报集团因为三年前的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也因为去年6月16日浙江新闻移动客户端的上市,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传统主流媒体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但是无论媒体融合如何推进,无论新闻客户端呈现怎样的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它的舆论引导能力。

  浙江日报此次推出新评论栏目“新闻评说”,并在一版恢复“钱塘论坛”,直接原因就是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夏宝龙近期对于意识形态工作包括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夏书记强调,凡是抹黑党的执政形象的错误舆论,我们都要扳回来。

  记者:能说具体些吗?

  鲍洪俊:具体来说,贯彻好夏书记的要求,我觉得需要有几个前提,这也是我们加强评论,推出“新闻评说”的主要背景。

  一是党报要加强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因为党报的根本、灵魂在于充分表达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充分表达党委政府提高治理能力的话语权。具体说,就是党报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举措要有深入、充分的解读。怎么解读?评论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要向社会宣告党委政府主张什么?在干什么?就要靠评论来表达。这一点首先要立起来。要用正确的意见和观点来展示我们基于三个自信的信仰坚守、理论坚守和道德坚守,理直气壮地宣传党的执政理念、执政主张、执政举措。

  二是当前整个移动互联网兴起以后,舆论场上众声喧哗,亟需正确的声音、正确的主张。着眼于新的舆论生态和社会传播格局,要通过评论来表达我们的声音和意见。我们也要意识到,众声喧哗是社会话语形态的一种常态,我们不能要求整个社会只有一个声音。事实上,现代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矛盾多元化,各种利益主体都要发声,关键在于在众声喧哗中,要怎样将党和政府的声音充分表达、充分放大?我认为就要靠评论。

  三是社会上有很多对党委政府误解的声音、歪曲的声音,甚至于有其政治目的,质疑、觊觎共产党执政能力、执政地位的声音。对于这样的错误声音,我们一定要针锋相对,及时发声,凭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辩驳反驳,把认识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澄清错误认识,回应社会质疑。

  推进媒体融合也要高度重视评论

  记者:我们看到,浙江日报上发的每一篇评论都会在“浙江新闻”APP等新媒体平台上同步推出,点击率很高。

  鲍洪俊:是的,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新闻评论。浙江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作为主流媒体,重视评论是理所当然的。没有评论,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评论可以直接表达党委政府的主张,直接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直接回应社会、群众关心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起到辨清方向、解疑释惑的作用。特别在当前传统媒体、PC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三元交错激荡的格局下,整个舆论场呈现纷繁复杂的状态,传统媒体巩固传播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做大做强新闻评论。目前国内,凡是有影响力的媒体无一不是重视新闻评论的,比如《环球时报》,最后两个版的评论已经成为其转载率最高、最有传播力的内容;比如《新京报》,也是极大地借助了其新闻评论的影响力;此外,凤凰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以及知名自媒体、网络大V等,都非常重视新闻评论。

  传统媒体要推进媒体融合,保持竞争优势,并赢得新的优势,就是要高度重视新闻评论。没有新闻评论,这个媒体就没有根、没有魂、就没有骨气、就没有气质,也就没有导向、没有影响。

  新闻评论是我们亟需加强的一块短板

  记者:您认为应该如何重视新闻评论?

  鲍洪俊:“新闻评说”选题非常慎重,每次都是反复斟酌的。我们现在每周都要开一次评论员会议,成员由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的评论部负责人、评论员组成。我们还在微信上建立了一个评论群,一旦有好的话题,及时讨论,有好的稿件大家分享,从而让评论员的思维活跃起来。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脑洞大开”。

  评论,是一家媒体的旗帜,是媒体有没有地位的重要风向标。浙江日报一直是比较重视评论的。但是评论也容易陷入只讲大道理的尴尬,以致对当下政府工作遇到的难题以及读者、群众关切的话题,关注得比较少,或者说没有及时回应。如何加强新时期党报党刊的评论,我们还在积极探索之中,总体还是感到评论是我们亟需加强的一块短板。特别是现在评论人才比较缺乏,需要培养,如果有优秀人才我们也会适当引进。

  记者:写好评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

  鲍洪俊:要有很强的新闻职业敏感,评论员要及时知道全社会老百姓与党委政府在关心什么,重视什么。

  要有政策敏感,要有很高的政策水平和政策积累,要深入了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要有相当高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因为评论要表达深刻的思想见解,阐述别人所没有的新的认识。

  还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要有时效性。和新闻一样,评论是不能过夜的。新形式已经不允许我们隔夜思考、隔夜发稿,互联网上每天有大量的言论出现,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当天出题目,当天评论,当晚上版。

  我们现在不仅每周一要开会,全报社的评论员还要分组,每个小组内再开会,每个人自己出题目,到群里共享。看到好的题目,作为总编我也会及时关注、点赞,鼓励他们写。我想,未来,要给评论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尽快地让他们成长起来。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