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化构建源于每一个人的自我坚守

对话中国美院副教授何鸿
2014年03月05日 10:13: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钟黎明

  被喻为2014首场文化大餐的“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将于3月中旬在浙江美术馆落幕。

  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7个复原洞窟、59幅壁画临摹作品,10尊彩塑复制品、10件花砖真品、10件藏经洞出土经卷真迹……一件件展品的精彩呈现,令观者为之震撼。

  在这些艺术珍品的背后,凝结的是一代代敦煌创造者、保护者、研究者对艺术的追求与精神的坚守。这其中不乏有很多浙江学人。他们历尽艰难,在敦煌艺术研究的各个领域倾心尽力,更令人肃然起敬。

  日前,我们走访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鉴赏专业副教授何鸿,请他来为我们诠释,何谓敦煌艺术,何谓敦煌精神。

  学术是一个民族品格的重要基石

  记者:听说这次敦煌艺术展吸引了数万参观者,您是其中之一吧?

  何鸿:是的,从布展、开展到后来陪美院学生、朋友去过不少次,开幕的时候还带着三岁的儿子去看了。

  对于敦煌,我好像总有一种牵挂。十多年来,每年七八月份我都会去西北,去敦煌,走“丝绸之路”,不去就会觉得难受,好像每到那个时候,总会有一种东西在召唤。

  在杭州,在距离中国美院不远处的浙江美术馆办这样一个展览,再去感受敦煌艺术,感觉还是有些不同,也特别有意义。

  记者:在对敦煌艺术的认识和传播中,有一位很有名的艺术家,这次展览里也用了很大篇幅介绍他和他的敦煌作品。

  何鸿:敦煌作为佛教、艺术和精神的载体,在20世纪以后的诸多层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敦煌莫高窟壁画走进艺术家的再创作视野,进而成为艺术理论家的研究天堂,是在张大千这一代人之后。

  在20世纪,不仅中国画坛,在国际画坛,张大千无疑也是一朵鲜丽的“艺术奇葩”。张大千的艺术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三个阶段。早期,广涉唐宋元明清绘画传统,画风飘逸着“古风”,高古奇格。他在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经历,对其艺术创作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

  我第一次看张大千的作品,是在高中备考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时候,当时对他的工笔《仕女》印象特别深,艳丽的色彩,婀娜的身姿,雍容的体态。后来因为长期关注和搜集敦煌文献,印象比较深的还是他和敦煌的那段奇缘:1941年,张大千携家人和几个学生到敦煌莫高窟临摹学习壁画。期间清理出洞窟309个,对莫高窟中许多壁画进行了临摹再创作,有几百余件。此外,对洞窟的分类编号也是他对“敦煌学”的一大贡献。

  1943年张大千离开莫高窟后,传出他在临摹壁画时,剥掉壁画的消息,引来不少争议。张大千在“敦煌”的有意或无意的行为,无论是褒贬,都已经写进了美术史,况且他本身就是一段丰富的美术历史。他对敦煌壁画的剥蚀和破坏,是让人无法原谅的,但他对艺术的崇敬和执着情怀,又从某种意义上让我们消解了对他的责备和批评。这次展出的张大千敦煌壁画画稿,有线稿粉本,也有彩稿,体现了他那时在洞窟中临摹的诸多历史情状和学习手段。

  记者:您曾经在一篇介绍敦煌艺术的文章中说道,“如果在中国说敦煌在甘肃,那么敦煌保护者,或者说敦煌学,应该在浙江。”怎么理解?

  何鸿:1900年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漠西沙漠中这个“文化绿洲”的命运。而最早发现敦煌“藏经洞”文物价值的,是晚清原籍浙江学者叶昌炽。他在《语石》中既录述了莫高窟碑石,且阐述了敦煌遗书之珍贵和价值。1925年日本人石滨纯太郎在大阪怀德堂演讲首次使用“敦煌学”,之后,这一门国际显学得到系统整理和发掘。1930年,陈寅恪在为陈垣编《敦煌劫余录》所作序中,概括了“敦煌学”概念。

  继叶昌炽后,浙江籍学人如罗振玉、王国维、常书鸿、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项楚、史岩、夏鼐、郑振铎、夏承焘等,以及刚刚在几个月前过世的王伯敏,无一不为敦煌学倾注力量,作出贡献。

  此外,敦煌保护第一人常书鸿以及段文杰、董希文、张琳英、张民权、周绍淼、乌密风、凌春德、柳维和、李承仙等一大批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前赴后继坚守于敦煌艺术研究的各个领域。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也就是这次“煌煌大观”展览的促成者樊锦诗,就是杭州人。

  学术是一个民族品格的重要基石。应该感到荣幸的是,敦煌学的学术研究者主要在浙江,或源自浙江。在2000年《浙藏敦煌文献》一书的首发式上,香港国学大师、敦煌学者饶宗颐就说过:“敦煌学在浙江。”

  什么是敦煌精神?无私!

  记者:每年都去敦煌,您说好像有什么在召唤。是什么?

  何鸿:我一直有西北文化情结,每年到七八月份就有一种背上行囊出行的冲动,方向就是河西走廊、敦煌莫高窟及其丝绸古道,这样不知不觉坚持了十余年,渐渐也就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2012年暑假,我带领中国美院艺术鉴赏专业学生近二十人,游历西北五省毕业考察近一月,翻天山,走大漠,越戈壁,涉“丝路”,考察文博,领略风情,有愉悦,也有感伤,尤其“丝绸之路”沿途文化古迹之破败,令人心酸和茫然。

  考察结束回杭州后,我将近20年收藏的数百件敦煌老照片、敦煌壁画粉本画稿、敦煌供养人题记拓片、藏经洞出土佛经、文书等敦煌文献精选80余件,在杭州恒庐美术馆举办了“敦煌艺术文献展”,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敦煌艺术,传递敦煌精神。

  在筹备“敦煌艺术文献展”绘制《敦煌莫高窟南大段窟型图》过程中,我又翻阅了很多敦煌文献资料,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敦煌艺术和敦煌精神的认识。这期间,有一件事让我很难释怀。

  藏经洞共发现有4至14世纪历史文本、佛经、绢画、绣品、账簿等文献五万余件。仅其书写的各种文字,包括汉文、梵文、藏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康居文、吐火罗文、西夏文、蒙古文、希伯来文等等,都可以办一个“古文字图像艺术博物馆”了。在敦煌遗书中,以佛教典籍最多,还有天文、立法、方志、地理、历史、医书、图经、民俗、账册、词曲、诗文、方言、游记、杂写,等等。可是,这些珍贵遗存,很大一部分散失在世界各地。

  在海外收藏有“藏经洞”流失的敦煌文献中,以英国最多,计有13000余件。法国约9000余件。日本数百卷,未有详细统计。此外,俄罗斯、美国、印度、匈牙利等地也有不同数量的收藏。

  记者:什么是敦煌精神?

  何鸿:敦煌,正如她的名字,“敦大而辉煌”,穿越千年的时空,依然让我们追忆和想往。她不仅是艺术的、文化的、宗教的、社会的,她也是历史的、哲学的、精神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她是心灵的。

  敦煌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沧桑,这是一种黄沙压顶而不能屈服的坚韧。在与无情的时间剥蚀、历史沧桑和残酷自然较量中,难以被淹没和沉沦的璀璨中华民族文化,尽管危象重重,却依然坚挺不拔。

  大漠孤烟,当年的乐僔和尚凿开了第一锤,敦煌的精神也许就为之定格了吧。而一代又一代创造敦煌、保护敦煌、研究敦煌的教徒们、工匠们、学者们、艺术家们又以身践行,为我们诠释和累积了敦煌精神。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曾评价常书鸿“无私”,我想这就是敦煌的精神。常书鸿当年为了保护和研究敦煌,抛家弃子,这是一种情怀。有了情怀,加上修为,便有了一种宗教的情感,没有信仰的人是很难做到的。

  每一次去敦煌,我都是带着敬畏之心。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要镇,是中国最美的走廊,那里有石窟,有彩画彩塑,有建筑,但是如果你熟悉了历史,了解敦煌的文化,你就可能会有一种情怀,情怀是历史人文给予我们的一种精神财富。

  文化艺术是塑造民族精神和灵魂的重要载体

  记者:文化艺术的价值大概也在于此吧。

  何鸿:文化艺术,对个人而言,是沉淀人格和品行的基础;对一个民族而言,是塑造民族精神和灵魂的重要载体。前人留下的这些遗迹、文献、精神载体,正是历史和文化的身段与背影。

  工作当中,我经常碰到一些家长说,要让孩子练字。其实,字写得好不好,关键不在技法,而是有没有内涵。中国书法是线性的抽象艺术,是诗性的视觉载体,是哲学和修养。自古至今,但凡有名的书法家,必定是一位文化人,是有学养和修为的人。李白的诗非常有名,他的书法也极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上阳台帖》,可以看到诗人放荡不羁的才情和醇厚的文化内力。目前的书画市场,价格最高的书法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字,一个字就价值百万元。曾巩是文学家,他不是书法家。有价值的是文化,是修为,笔墨技法当然也重要,但只是价值的表层。

  我们有时候说,这个人有气质,气场强大,为什么?因为这个人有很深的内涵学养,身上有一种文化晕染的光芒。敦煌是什么样的气质?我觉得这是沙漠戈壁中的文化绿洲,是荒漠里的甘泉,她不仅美在苍凉的形,更美在她的静穆、单纯、高贵和含蓄。

  记者:您觉得我们的文化建设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何鸿:这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需要政策部门引导调控、学者们去呼吁和导向。《易经》中讲,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的“嫦娥三号”都已经奔上月球了,我们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在哪?

  我们出国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如果穿着得体,行为优雅,就会被误以为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但是当你乱扔垃圾、大声讲话时,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中国人。为何有这样的差异?

  我们缺少一种“国家气质”,有内涵的、自信的文化艺术气质。这种气质怎么来?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当然政府可以主导。我在日本大阪机场上飞机的时候,看到他们橱窗中陈列着书法玩偶,我想,这是日本人对中国书法的膜拜和崇敬。日本人提升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意识和品格,他们在给我们做广告啊,实则是坚强了自身。魏源讲“师夷长技以制夷”!

  现在有不少企业家想投资艺术品,来咨询我买哪位大师的作品。我说,你们不要老盯着“大师”,应该多去关心一下年轻的一代学子和年轻艺术家们,去培植他们的创作环境和艺术情怀。当你去买一位努力画画的学生作品,回去之后你就把这幅作品挂起来,你可以向你的孩子讲:这是爸爸当年买的一幅画,虽然画画的人并不出名,他甚至很穷,但是他非常努力地在画,爸爸帮助了他,希望你以后也可以努力地去做一件事。

  艺术传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和时空的持续感,艺术是一种情感教育,培植了责任,传播了温度。敦煌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代一代的人在守护、传承和播扬。

  我想,文化的构建,应该源于我们每一个自我的努力与坚守吧。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