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推动浙江大地道德风尚整体提升

走进“最美浙江人”图片展
2014年01月01日 09:14: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张丽红

  “最美”已经成为浙江人的标签。

  在这里,不仅有孕育“最美”的土壤,有发现“最美”的眼睛,有崇尚“最美”的声音,更有一批又一批的浙江人在默默践行着“最美”精神,争做“最美”的种子,在浙江的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这里,“最美激发梦想·最美浙江人”图片展吸引了全省各地一批又一批的观众。从2013年11月19日到12月3日的展览期间,74位“最美人物”、360余幅(组)照片,形成了一道长长的“最美”风景,无声地浸润人们的心灵。

  “最美风景”升华为“最美风尚”

  近年来,浙江全省上下各行各业“最美浙江人”层出不穷,“最美现象”正在浙江大地纷纷涌现。他们身份年龄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平凡中见伟大、在朴实中见崇高,他们传递了道德建设正能量,唱响了中华民族正气歌。

  中央对我省“最美现象”高度重视,充分肯定。2012年9月,刘云山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研究杭州“最美现象”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2013年6月,刘云山同志在接见杭州“最美现象”思想道德建设先进经验报告团成员时,再次肯定我省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强调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建设积累、贵在贴近实际、难在持之以恒。省委历来重视思想道德建设,2013年7月,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接见“最美激发梦想·最美浙江人”先进事迹报告团时指出,“最美浙江人”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高尚情操,发出了“最美”声音,播撒着“最美”种子,值得全省人民好好学习。

  “‘最美现象’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中国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有了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强调,浙江省的“最美现象”已由一个个最美“盆景”汇成了最美“风景”,一道道“最美风景”正升华为“最美风尚”,彰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道德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为我省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弘扬“最美精神”,不断扩大“最美浙江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就是要通过不断发现、传颂“平民英雄”,表彰、践行“凡人善举”,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鲜明的道德标尺,使赞颂“最美”、实践“最美”成为这个时代经久不衰的主题,推动浙江大地道德风尚整体提升。

  他们都是“最美浙江人”

  本次图片展由“亲切关怀”、“美在瞬间”、“美在责任”、“美在奉献”、“美在善良”、“抗击‘菲特’中的‘最美浙江人’”等组成。展出“最美人物”共74人,照片360多幅(组)。这其中,既有我们熟悉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爸爸”黄小荣等等,还有更多“最美人物”……

  83岁的陆松芳,德清县新市镇厚皋村人,他以运送煤饼为生。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毫不犹豫地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了11000元捐给了灾区。他平时省吃俭用,乐于助人,为了公益事业他却毫不吝啬。他“美”在那朴实无华的善良。

  2004年,两位自称“海门人”的老人在台州市椒江区建设路摆起茶水摊,免费为过往行人提供茶水。2007年,他们因年事已高,离开了茶水摊,“新海门人”又延续了爱心接力,继续为行人供应茶水。9年来,先后有12位共三代“海门人”守护着这份爱心,以“行小善”为乐,铸就了社会大德。他们真情无悔的奉献铸就了“最美”。

  欧阳光霞,建德市梅城自来水厂听漏工,他的职责是发现地下管网的漏水点。15年中,他起早摸黑,练就过硬的本领,仅靠听漏棒、听漏仪,使梅城自来水厂的损耗率由原来的30%下降到现在的不足3%,每年节约72万吨水,相当于3000户人家一年的用水量。他的美在于勇于担当的责任。

  吴连表,高速金华支队三大队民警。2012年6月21日,在诸永高速东阳境内处理交通事故疏导交通时,面对一辆失控大货车的危情,吴连表一把推开身边的同事,自己却不幸被撞下9.5米高的互通立交桥……那舍己为人的瞬间凝固成了“最美”……

  2013年10月5日起,台风“菲特”影响我省。6至8日我省出现全省性暴雨和大暴雨天气,局部特大暴雨。飓风肆虐,天裂雨倾,百年罕见的灾难再次磨砺了“最美浙江人”的坚强意志,再次激发了“最美浙江人”的美德能量。子弟兵的迷彩绿,志愿者的红马甲,无数人的手牵手……抗击“菲特”的每个人,他们共同构成了“最美浙江人”。

  虽然图片展的空间有限,但它浓缩了浙江多年来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集中体现了当代浙江人优秀道德品格和精神风貌,呈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新风的完美结合。

  帮助他人自己也收获快乐

  “你看,这些叔叔阿姨都是做了好人好事的,你长大了,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个热心人。”图片展现场,新杭州人李先生低着头,耐心地给5岁的女儿顺顺讲解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最美人物。“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向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李先生说。

  83岁的退休教师余顺昌在报纸上看到本次图片展的预告消息,乘坐公交车从西湖区三墩镇赶来。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他都看得特别仔细。“他们的故事都很感人,很多人的事迹其实以前就在报纸上看到过,但这次来参观图片展,还是很有触动,社会需要他们这样的人。”老人动情地说。

  每一幅照片背后,都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个人物身上,都向人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

  大二学生姜晨威是江山人,每每看到来自衢州的“最美浙江人”典型,总让他心潮澎湃。正是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他也尽自己的能力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如今,他成了一名志愿者,经常在双休日去西湖景区开展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时,我也收获着快乐。”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