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追逐蓝色的梦想

浙江正面临历史上最好的海洋经济发展时期
2013年09月01日 10:28: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张丽红

  从1993年浙江第一次提出“开发蓝色国土”,到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再到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浙江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海洋经济发展时期,也离着“海洋梦”越来越近了。

  在21世纪这个海洋世纪中,如何占领这片蓝土,实现“海洋梦”,这不仅是宁波、温州、舟山、台州这几个沿海地区的事情,而是事关未来浙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发展海洋,浙江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前30年,以小狗般灵敏嗅觉著称的浙江民营经济,曾独领风骚。资源和陆域小省的浙江,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却从全国第14位跃升至第4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然而,奇迹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

  如今,浙江旧的经济发展模式遇到了多重挑战:与兄弟省市相比,市场经济的先发优势所剩无几;1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位居全国倒数,缺地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煤炭、石油、铁矿、粮食,这些大宗资源浙江样样都缺,资源也成为发展的瓶颈……

  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约束,浙江下一步将如何走?跳出陆地,发展海洋,成为浙江的必然选择。

  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这也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什么是浙江?

  陆域小省的浙江其实拥有着令人震惊的海洋资源,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陆地面积的两倍多,不仅如此,这片海还拥有许多全国第一: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占全国四成的海岛数、捕捞量全国第一的渔场……

  除了这些天然的优势,浙江北承长三角、南接海峡西岸经济区,西连长江流域和广袤内陆,东边则直面太平洋,且紧靠国际航运战略通道,这样的区位,搞海洋经济可以说是优势独占。

  而浙江陆域经济的坚实基础也成了发展海洋经济的后盾。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浙江人的性格中也有着鲜明的海洋文化的烙印。从“宁波帮”到遍布世界的“浙商”,无不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他们敢于冒险,喜欢创新,注重团结,讲究游戏规则,耐得住“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艰辛。

  开发海洋,浙江不差资源差观念

  开发海洋,浙江确实有着许多的优势,但是,就全国而言,无论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海洋的重视程度,还是浙江海洋经济的总产值与GDP占比,均落后于广东、山东、上海等省份。

  除了总量上的差距,在海洋产业结构上,浙江与另外两个海洋经济试点省份广东、山东相比,也有不小差距。

  据统计,2011年浙江海洋经济产值较高的几个领域分别为:总产出587.8亿元的渔业;总产出533.8亿元的涉渔工业和建筑业;总产出380.1亿元的涉渔流通和服务业;水产品出口贸易额20.8亿美元;水产品交易市场成交额485.9亿元。由此可见,水产养殖及周边产业是浙江海洋经济的支柱。

  相反,广东和山东已初步构建了现代化的海洋产业体系。

  其中广东海洋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全国首位,海洋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1万亿元。山东的优势在于,我国海洋经济70%左右的科研力量集中在山东,科技对于海洋产业的贡献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的海洋渔业、盐业、工程建筑业、电力等领域的增加值都排在全国首位。

  浙江发改委党组成员、海洋经济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善坤认为,与广东、山东相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相对不足,主要的体现是海洋经济的产业链较短,产品的深加工还远远不够,附加值也不高。

  总体而言,浙江海洋产业的发展与其海洋资源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产业构成中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充裕人力、科技资源支撑,海洋产业链整合不够等成为制约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其实说到底,这些问题的根源还是观念的问题,要开发海洋,不差资源的浙江,差的是海洋观念。

  如今,许多地方还在用老观念办事情,以为开办一个关于海洋的节日,收收门票,烧烧海鲜,卖卖海产品,就算开发海洋了。

  与此同时,浙江对于海洋知识的普及也还不够,对于海洋文化也没有一个系统的梳理。最近网上热炒的沈家门海鲜排档售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双髻鲨的事情,就是因为对海洋知识的普及不到位。

  成就“海洋梦”,唯有不断地创新

  2011年11月,宁波一家公司以2000万元的价格,取得了象山无人小岛大羊屿岛50年的使用权,这也是全国首个公开拍卖的无居民海岛。

  这看起来是一个“小事件”,然而它开启的是海洋资源开发的新路径。

  在发展模式上,海洋产业是一种新的产业模式,面对我省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产业链较短、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等问题,我们需要从依靠手工作业向新技术应用转变,从依靠人力向依靠人脑转变,从卖海洋产品向卖海洋文化转变。

  实现这些转变,关键还是要靠创新。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做出了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部署。我们要善于激发海洋文化中敢于求变、乐于创新的精神,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等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效益。

  “最初的海洋经济排序是‘渔、港、景、油’,渔业排在首位;之后的排序变成了‘港、渔、景、油’,突出了港口,更注重港航物流;但现在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目标已经转向新能源、新格局、新的增长方式,要通过海洋资源开发和港航物流建设,集聚全球生产要素,开拓世界新兴市场,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宁波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麻亚东说,如今新海洋经济观念已经逐渐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

  在这新的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观念中,我们不能再粗放地索取,而要提升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学会更好地给予、细心呵护海洋环境,科学测算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做好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在开发海洋,追逐“海洋梦”的过程中,也只有发挥这种人与海洋的和谐精神,才能实现在经略海洋中走在全国前列,才能在这场新的战役中胜出。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