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键时刻展示企业精神

东信集团思政工作见闻
2013年08月01日 09:48: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张丽红

xc1308a039_副本.jpg

东信青年宣传低碳

  在2008年东信建企五十周年之际,普天东信集团确立了“诚信 务实 创新 共赢”的价值观,在这个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凝聚了一批愿意跟企业一起走的人,一起努力实现“共铸百年东信”的“东信梦”。

  一个做网络维护的女孩子,放弃了原来的高薪工作,毅然选择了东信,她说,在这里,不是只为薪水而工作,而是进入了一个可以交流、分享的集体。

  一个18岁的实习生,体验过东信机械安装员的工作后,越来越觉得这里更像一个家。他说,自己对工作的一点点建议,都能得到师傅和领导的认可和鼓励,让他觉得自己真正融入了这里,发挥出了自己的价值。

  ……

  这些都是发生在普天东方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的真实故事。

  什么是企业文化?普天东信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晶晶认为,企业文化并不等同于墙上的标语,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东西,在事情发生时,员工的第一反应,体现出来的就是企业文化。

  耳濡目染化为了自觉行动

  “此时是北京时间早上7点半,房间又开始剧烈晃动,我赶紧招呼大家向楼下平地撤离,昨天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好几百次余震,而我们也已经组织了10多次的逃生了,这就是我们在成都地震边缘地带的一个真实写照。”

  这段文字摘自当时任东信网络成都网优项目组经理的金海峰的一封信。2008年的汶川地震,不仅夷平了四川许多乡镇,也震塌了大量的通信基站,短时间内话务量剧增十几倍,通信顿时瘫痪了。

  当时,金海峰所在的项目组已经完成了之前的工作,在没有接到总部指令的情况下,20多名年轻人自觉留了下来,在第一时间冒着余震的危险,返回了移动机房,担负起了四川移动通信保障的重任。

  “我们工作的机房在三楼,地震发生时,有个同事被掉落的天花板砸了一下,还好不严重。”金海峰说,地震后,大家都撤到机房外面的一处空地,他赶紧给公司打了个电话汇报情况,但电话刚一接通,还没讲几句就断掉了。“估计是打电话的太多,通信堵塞了。越是这个时候,通信的畅通就越发重要。”清点过人员,确认大家都没事后,金海峰决定,组织大家第一时间返回机房,那时候,地震刚刚过去不到一小时。

  之后的时间,便是一遍遍的重复之前的动作:地震来了,紧急撤离,情况好点,重返机房。

  金海峰开玩笑说,开始撤离的那几次,大家都还很紧张,到后来大家都不太怕了。而大家撤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三楼跑下来,十多秒就够了。

  地震后第二天,许多人都撤走了,金海峰说,他们住的宾馆也只剩了他们这一批人,最后连宾馆老板都要撤离,临走前把大门的钥匙给了他们。

  我问金海峰,当时他有没有想到要回来。金海峰回答很朴实,他说,那时候,大家都想着联系上亲人,给各地的亲人朋友报平安,所以通信的畅通更重要,他们就是做这个的,就应该把这件事做好,他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从另外一方面讲,我觉得应该也跟东信的熏陶有关。”金海峰说,东信本身就很有社会责任意识,帮贫困地区造桥修路、与困难人员结对、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等,大家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的耳濡目染也就化为了自然的行动。

  普天东信集团党委办公室主任朱国驹说,在东信,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而这一切都源于文化的熏陶作用,企业有责任意识,员工也会继承这种基因。

  在参与活动中增强凝聚力

  走进文三路东信大厦,你会看到大厅里最醒目的位置有一块大大的展板,展板上是一组组温馨的家庭照片,这些都是刚刚结束的东信“家庭好声音”的现场照。

  今年5月31日,在历经一个多月的层层选拔后,12个家庭走进了东信“家庭好声音”的决赛。虽然台上演出的每个家庭表现形式不同,表演水平有差异,但每个家庭的表演中都透出了浓浓的温馨。

  8号选手周丽丽一家,三代同台表演,外公拉着二胡,外婆织着毛衣,小朋友开心地追着泡泡,而周丽丽与老公则手牵手深情地对唱《让爱住我家》,简单生活中透出满满的幸福。

  “其实当初我只是跟爸爸提了一下这个事情,没想到他自己主动说要来助阵。”周丽丽的爸爸住在老家临海杜桥镇,平时就喜欢拉拉二胡,吹吹口琴,在老家,他们几个志趣相投的文艺爱好者还自发去给村民表演节目,后来,这些节目固定了下来,每周他们都会去广场上演出。

  “我爸加入的话,一是他有拉二胡的才艺,另外,我们可以三代同台演出,这应该算是个亮点了。”周丽丽笑笑说,没想到,听说爸爸要上台,妈妈也抢着要“上镜”,最后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让妈妈本色出演——在台上织毛衣。

  参加完活动后,周爸爸就感慨,大企业就是不一样,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还增进了家属跟企业的交流。而周妈妈则说,通过一段时间的排练,女儿女婿的感情都越来越好了!

  朱国驹说,在这样的活动中,员工家属们拉近了与公司的距离,而员工也更加紧密地融入了东信大家庭。而这项活动的意义也超越了一次简单的文艺汇演,不仅将普天文化和东信文化潜移默化于活动之中,更成为彰显员工凝聚力的和谐舞台。

  采访中我们发现,东信特别擅长用这样的活动作为载体,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调动起来,从而对企业产生一种向心力。

  平凡岗位上的“微创新”

  在东信,有个很有名的“组织”叫QC小组,QC小组即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其实是一个鼓励创新的平台。活动是面向实际岗位的需要,无论是什么岗位的员工,都可以找到感兴趣的课题,自愿组合,进行研究。

  公司专门出台了《公司质量管理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并投入50万元专项基金支持。目前QC小组活动注册数已从2003年的25个小组发展到了100多个,活动已覆盖了东信集团公司各个部门,许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担当起了重任。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弹簧引发的创新”。

  一线服务工程师周洋,每天的任务是奔波在各点维护大量的机器。可他发现有时候为了更换一颗易损的小小弹簧,都要拆掉好几层的模板,换个弹簧往往都要1个多小时,非常浪费人力物力。周洋常常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现状,提高工作效率?

  周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不断地在测试机上进行反复试验。凭借着熟悉的生产流程和以往丰富的质检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论证,功夫不负有心人,周洋成功了。只需要拆卸机器中一块模板后就可以完成整个更换任务,而这个过程只需短短的10分钟,维修效率提高了85%。

  周洋的创新成果也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公司不仅对他进行了奖励,还广泛宣传了他的创新故事。而这项“弹簧的革命”,也辐射到了整个公司,掀起了更多的微创新活动。

  近三年来,QC小组活动在降本增效方面实现的有形经济效益平均每年达到了300多万元。自活动开展以来,公司共有24个小组荣获国优级QC小组称号,30多个小组获得了部优级荣誉称号,公司也于2008年被授予了“国家质量管理小组三十周年优秀企业”称号。

  李晶晶说,微创新活动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员工立足岗位、锐意创新的工作热情,还能使一批有才华、有想法、有创意的技术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微创新活动还是企业创新文化的具体延伸,通过对创新经典案例和先进个人的深度宣传,不仅能扩大创新成果的应用范围,还能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赢得在成本控制、材料节约、提高效率等方面的较大突破,为公司赢得更多的市场和客户,奠定科学发展的基石。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