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让好家风成为我们的信仰

2016年05月16日 16:20: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徐淑丹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

  那何为家风?打开百度搜索,家风被定义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同时,网友们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但我认为,家风就是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一种自觉,一种经过长期熏陶磨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行为模式。无论大家怎样理解,家风离不开上辈人希望下辈人如何拥有一个良好的精神、品德、行为,如何重德修身、成家立业、代代相传这样一个核心。离开了这个核心,就不成其为家风。

  中国传统社会高度重视家风家教,“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温公家训》《袁氏世范》等备受推崇。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家风家教中有着充分体现。

  可是,打开手机、电视、报纸等,道德沦丧的新闻不时跃入眼球。我们怎么都成了“没有家教的孩子”?若要追问缘由,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我们可以用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的“后喻文化”概念来解释,即在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无障碍流动的时代,由于年轻人学习新东西明显比老一代快,知识的传播颠倒过来:变成年轻人向年长者传递。当代社会,我们缺乏足够的耐心向长辈虚心请教。放下手机、平板电脑,与我们的长辈们好好聊一聊人生经验,好像越来越难。长辈在家庭中失去了控制力和发言权。

  其次,在“小家庭”时代,家庭重心由“尊老”转向“溺幼”。

  第三,家庭单位趋向小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情况越来越少,家族意识日益淡薄。

  家风感觉离我们越来越远,然而,家风对我们的社会而言,又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和规则的信仰。

  好的家风就是一种酵母,挥发出的正能量能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

  “江南第一家”浦江郑氏家族,立下“子孙出仕,有以脏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的家规,历经360多年,出仕173位官吏,无一贪赃枉法,无不勤政廉政。而如今,源于《郑氏规范》的一条条凝聚孝义传统美德、又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家训,成为当地群众的精神坐标。

  在钱王故里临安,《钱氏家训》是留给子孙的珍贵精神遗产,“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句句朴实,却已成为钱氏家族人才辈出的不竭动力,也成为后人努力的方向……

  家训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现在,我们重拾家风无疑是回应时代之需,也契合中国的文化语境,可以挖掘人们的心灵栖息之所。

  近年来,浙江的家风实践立足于“家庭”,切入于“家风”,着眼于“风尚”,通过宣传教育、文化熏陶、实践养成,传承优秀家训家风,培育文明乡风社风。目前,全省已有500余万户家庭参与好家风建设,100万户家庭立训立规,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落细落小落实的浙江实践。

  笔者认为,不论是现如今推动的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还是弘扬“好家风”建设的话题,共同彰显出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家风是社会风尚的反映,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是永不过时的珍贵之宝。“好家风”的“好”,不仅可以是形容词,指美好的意思,在此也可以用作于动词,指培育、引导、重视的意思。培育良好家风,让“好家风”成为我们的信仰,成为每个人成长的动力源泉,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道德力量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