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让65194个党员细胞都动起来

2016年07月13日 09:11:02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共产党员》杂志 作者:吴凌云 余祖轩

779-12895368.jpg

四明湖国际会议中心全景。 黄国中 摄

  6月8日下午3点25分,四明湖国际会议中心。

  场馆内,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紧张布展,刷漆、洗地、放展板……

  许高峰,余姚市公共项目建设管理中心工程二科科长,正在场馆内穿梭,还有5天,这里将迎来第三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全球海归千人宁波峰会,作为峰会永久会址,场馆建设容不得一点马虎。

  十分钟后,余姚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姚核军也出现在场馆外,三个月来,这是他的第二个“家”。如今,这个玻璃外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家”即将开门迎客。

  许高峰与姚核军,两位老友,简单寒暄后,各自忙活,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并不是偶遇,在工地上泡久了,他们已然成了“工友”。

  从3月4日打下第一根桩,到5月28日整个项目拔地而起,对普通人来说,不过是从初春走到初夏,但是对余姚人来说,确是用86天时间建造了一座1.2万立方米体量的科技殿堂。

  支撑这种“余姚速度”的,除了高超的设计和过硬的质量要求外,党员的作用在这场速度攻坚战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党中央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在余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牵动的是全市3452个基层党组织和65194名党员的细胞。在农村、在城市,在线上、在线下,处处让人感受到余姚党员们的学习热情和迸发出的干事激情。

  天涯咫尺——

  网上学习别样精彩

  都说现在是朋友圈时代。找人,你在朋友圈呼一声;发动态,你在朋友圈秀一下;推广信息,你在朋友圈发推送!

  那么,在网上,党组织该如何发声?

  “我是党员我承诺”是余姚市委组织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姚江先锋”在朋友圈发起的承诺接力活动,如今,已有2100多名网民参与接力。

  虽然这个数字不算大,但是活动在余姚的年轻党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接力发声,道出了一名普通党员的承诺。网友“阳光总在风雨后”留下承诺: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热爱学生,甘于奉献;网友“曼桐”承诺:立足基层,做好每一件小事。

  按时交纳党费,是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我是党员”党员管理系统应时面世。凡是指定支部内的党员,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一分钟解决交党费。截止目前,已有500多名党员开通了在线缴纳党费功能。

  提起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每个党员都不会陌生。在余姚,要参加入党积极分子考试的同志,可以不用去现场了,在“我是党员”党员管理系统上注册、考试都能轻松完成,这是线上测试,如有同志年纪较大,实在不会使用网上测试,线下考场依然开通。

  除了上述这些功能外,“姚江先锋”微信公众号内的应用系统还包括爱心超市、志愿活动、网上支部生活等,并将全市各地各部门党建类微信公众号组建成“党建联盟”。

  在网上,余姚市委组织部完成了舆论引导与信息管理两大工程。可以说,网络时代,党建工作不仅没有失声,反而是多了一个发声场。

  如水覆盖——

  党课宣讲无处不在

  今年年初,低塘街道党委副书记毛绍炯给自己定下了这样一个目标——一个月内给全体街道党员上15堂党课。而且,这15堂党课,还有两个版本:“如果是给农村党员讲,那我就用土话,这样接地气,讲稿也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如果是给机关党员上课,那我会更多地阐释一些理论内容,这就是我的‘机关版’党课。”

  目前,毛绍炯已经完成10堂党课,听众达1300人。“我花了两个月时间认真学习党章,将党章中与农村有关的内容逐条勾出,在上党课前,我还曾邀请几位村支书、街道领导一起聊工作,了解什么内容是他们想借着我的党课来说给党员听的。”毛绍炯对党课如此的坚持与重视,是因为他坚信听党课能唤醒党员的党章党规意识。

  同样是讲党课,大岚镇党委书记潘剑波则是另一种风格,党课充满激情但是角度平实,“我只是希望,一个地方因为我的存在而更美好!”是他在党课中最常说的一句话。

  在朗霞街道,有一支26人的宣讲员队伍,这支队伍有一个响亮的称号“支部书记讲师团”,他们的讲课模式是菜单式送课,每人将各自擅长的党课选题挂在网上,以便各支部联系。“餐厅课堂”也是朗霞街道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推出的创新做法。利用就餐时间,组织党员群众观看宣传教育片,开展学习、交流、讨论,一般每周安排学习不少于两次。

  关键在“做”——

  前哨支部攻坚克难

  四明山镇悬岩村,有一位66岁的村书记,他叫王友根。他将“党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走出了一番新农村建设的新天地。

  2013年底,王友根统一将村里的房子换成了红色瓦片,单单完成这一项工作,他投入了70万元,但是换来的回报却是全村旧貌换新颜,因为老房子换上了新屋顶后,村民纷纷自掏腰包将家中房屋顺势整新。这简直就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的节奏。

  要知道4年前,王友根虽已高龄,却仍当选村书记。村民们看中的正是王友根能带动村里党员发挥前哨作用。

  今年5月30日,在余姚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会上,余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叶枝利曾对“前哨支部”下过如此定义:“以农村为例,全市265个村有14个村设立了党委,199个村设立了党总支,52个村设立了党支部,这意味着超过80%的村设立了下属党支部,这些支部就可以看作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前沿哨所,即前哨支部。”

  前哨支部活跃在美丽乡村中,前哨支部也活跃在机器人峰会上。

  从3月4日至5月28日,这是许高峰引以为傲的86天。这86天中,他带着4个同事驻扎在此,亲眼见证了用“余姚速度”来建造一座科技殿堂的“奇迹”。

  当记者百般追问,在建设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但是通过你们的努力把工期弥补回来?

  许高峰使劲回想,说了两字:没有。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十分靠谱,没有一环掉链子。

  原来,支持如此“余姚速度”的,是一种“前哨精神”,在工地上,党员发挥带头作用,老老实实按规矩,认认真真拼实干。

  如今,“前哨支部”在机器人峰会场馆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又为“前哨”二字增添了新的注释——服务联系群众的前沿哨所,急难险重一线的战斗堡垒,推进重点工作的先锋阵地。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