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美丽乡村”探路美丽浙江

2015年08月01日 11:04: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吴凌云

  说到现在的浙江农村,人们常用“三赛”、“三头”来形容。何谓“三赛”?住房赛城市,环境赛城市,生活赛城市。何谓“三头”?公共交通到村头,硬化路面到地头,超市到门头。农民们把生活品质提高的原因,归结为“千万工程”。

  然而,十多年前的浙江农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房屋散乱搭,道路拧麻花,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尽管浙江经济位居全国前列,但环境乏善可陈。

  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个泽被后世的重大决策: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000个以上、完成村庄整治1万个左右。12年来,历任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

  村庄整治,科学规划是前提。“人口向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积聚,产业向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集中,农村环境整治向美丽乡村目标推进。”站在高起点上,浙江坚持全域规划。

  怎样才能落到实处?浙江建立了强大的保障机制:“千万工程”进展如何成为年终考核各级干部的重要指标;全省当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10%用于该工程。据浙江省农办统计,现在浙江每年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有100多亿元,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工商企业。

  “千万工程”必须以人为本。浙江认为,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才能赢得理解和支持。绍兴县富盛镇北山村村民陶惠龙的话证明了这一点:“多少年来,村民习惯一挥扫帚,把垃圾从自家门口扫到河里。现在不一样了,村民抽完烟,会捏着烟蒂一直走到垃圾箱。”

  “千万工程”以美为形,更要“以业为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云和是个居住分散的山区县,“千万工程”实施后,全县先后建成48个小区安置下山农民31495人,占全县农村户籍人口的1/3。为让进城农民安居乐业,云和大力扶持木制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提供2万余个就业岗位。

  “千万工程”以文为魂,不断提升农民的精神追求。结合环境整治,浙江村村“种文化”:新田歌,农家戏,农民画……每个村都红红火火。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说:“多一个广场,少一个赌场;多看名角,少些口角。文化氛围形成了,村民便在潜移默化中文明起来。”

  12年扎实耕耘,12年非凡收获。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2.7万个村完成环境整治,村庄整治率达94%,涌现出46个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区)。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