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挖掘地方特色 传承文化遗产

武义文化产业新业态越“玩”越大

2014年12月20日 16:56: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温君凯 吴凌云

  临近年末,设在璟园古民居博物馆里的“汤汤书吧”正赶着开张,书吧掌柜、童话作家汤汤忙得不亦乐乎。汤汤是武义的一张文化金名片,璟园古民居博物馆是武义传统文化标志之一,二者联手,构建旅游、养生、文化为一体的传统文化展示功能区,成为武义文化产业新业态中的一个亮点。

  纵观浙江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武义虽称不上是文化资源大县,但是这些年,武义的文化产业新业态越“玩”越大,越“玩”越好,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引发关注。

  2014年12月10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在武义调研时提出,“希望武义能够立足本地实际,注重资源整合,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做好文化传承和创新两大文章。”

  养生、旅游、农业、创意设计……武义正借助这些“独门绝活儿”,打造“文化+旅游”、“文化+养生”、“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新模式,在温泉之旅、养生茶艺、创意设计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高速增长的骨干企业,成为引领武义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

  文化旅游

  一年创收44亿多

  素有“萤石之乡”的武义在上世纪60年代采掘萤石作业时,意外地打出了三朵出水的“水泡”,“当时大家只觉得出来的水很热,却不知这就是温泉。”1971年,萤石矿区的工人们又在地下打出了“水泡”,这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经专家认定,这些热水就是温泉。武义温泉由此成为武义文化休闲旅游中的重头戏。然而,近年来浙江省内的临安、安吉、桐庐、嵊州等诸多地方温泉项目陆续开发运营,武义温泉走得早却也面临竞争压力,如何突围成为一大难题。

  创办温泉节,打造温泉品牌是武义温泉突围打出的第一张牌。据武义县旅游委员会主任廖寿明介绍,武义是浙江首个“中国温泉之城”,武义温泉节经过几年培育,已逐步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节庆品牌,游客数逐年递增。

  给温泉注入文化元素,是武义温泉突围的第二张牌。例如,武义唐风温泉突显“唐朝盛韵”,古典的建筑群、精巧曲折的园林式庭院,绘着唐朝壁画书法的客房……让游客“梦回大唐”。清水湾沁温泉选择了国际范的地中海风格,并参与制定了温泉旅游的行业服务标准,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树立了行业标杆。

  据统计,2014年前11个月,武义温泉接待人数52.03万人次,门票总收入5771.96万元。武义县副县长李杨勇透露,武义正着手编制整个温泉之城建设的规划,目前投资50亿元的温泉休闲养生中心项目、投资35亿元的温泉旅游综合体项目已经完成土地出让,全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武义古城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首家温泉萤石博物馆也在紧张建设中。

  文化助推旅游,不仅在温泉上显露实力,在武义古村落保护中也绽现独特魅力。

  位于武义南部山区的柳城畲族镇新荷村尽管地理位置偏远,但一到节假日游人如织,一派繁忙景象。村口十里荷田风景如画,畲乡民俗风情完好保存,是新荷村吸引眼球的卖点。

  村子里一处泥土房被整理成了畲族民俗物品展览馆:色彩鲜艳的畲族布袋挂在墙上,畲族特有的猪皮画摆放整齐,还有祖辈留下的犁、耙、纺纱车等农具,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新荷村还保留了传统婚嫁习俗、三月三畲乡歌会等畲族民俗,山歌悠悠既为村子平添了几分热闹和活力,更增加了村落的文化魅力。

  村民潘叶娥经营着一家名为“祥林人家”的农家乐,一年收益五六万元,还不包括销出去的茶叶、莲子、板栗。文化旅游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的观念。“以前认为打工才能赚钱,没想到现在守在家门口也能过好日子。”潘叶娥说。

  像新荷村这样借文化东风发展旅游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村庄在武义并不少见。近年来,柳城畲族镇江下村、茭道镇沈家村、桃溪镇玉堂源村等十几个古村落,把历史文化传承与山水生态相结合,把“文化”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成“生产力”,做农家乐、民宿文章。节假日里,这些村的“乡村客栈”住满城里人。

  旅游“搭上”文化的快车为武义的发展奠定了优质基础。截至11月底,武义县2014年旅游总收入44.44亿元,旅游人数554.0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7.7%、24.6%。

  文化养生

  山茶卖到800元一公斤

  在武义白姆乡的大山深处,有座观光茶园频频吸引着从北京等地远道而来的观光客。

  当游客沿着一条长长的石径,拾级而上,石阶两旁栽种着红豆杉、桂花树和其他一些常青的名贵树种,近处是茶博园,龙井、白茶、铁观音——全国各地名茶都集中在这里,让人观赏和认知。走完这条上山石径,就能了解国内所有名茶的身世家谱。

  茶山脚下的茶叶加工厂更像是世外桃源。厂房里安装上了透明的参观走廊,在满是茶香的空间里,翠绿的鲜叶进入不同的车间,在各式机器里翻滚搓揉后,就变成了各种形态的茶叶。加工厂对面小楼就是茶室,在这山清水秀的环境里,品着自产的茶水,晒着西斜的太阳,惬意时光转眼就过去了。

  这就是“更香”董事长俞学文营造的“茶园时光”。

  俞学文20多年前背着茶叶闯荡北京。他的成功经验,就是做好生态文章。初到北京,人生地疏,俞学文先将武义茶送进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和瑞士IMO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按他的话说“将武义的生态优势进行看得见的量化”。这一做法让他很快又赢得了市场。

  发扬养生茶文化,把休闲观光引入茶园建设,是俞学文的又一次创新。“让茶客们亲身感受有机茶生长的环境、加工工艺和宁静闲适的茶园生活,就会对产品产生信任感、亲切感,提升客户忠诚度。”他的这一尝试,使茶叶从生产、制作、品茗、销售等整个产业链变得可亲、可赏、可玩,给人以精神愉悦和生活享受。几年间他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了240多家茶楼,也让星巴克等知名品牌客户蜂拥而来,而络绎不绝的观光客则带走了更多的茶叶。

  武义已涌现出一批和俞学文一样的“现代茶人”,从事黑茶生产30年的茶人祝雅松正是其中之一。他埋头挖掘黑茶文化,让曾经价格低廉的黑茶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如今每公斤卖到了800元。据统计,武义作为中国有机茶之乡,现有12.35万亩茶叶,有机茶面积1.28万亩。去年产茶1.38万吨,收入7.4亿元,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10872元。

  这些年,养身这一概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同时,越来越多农作物的养生价值被大家知晓,茶叶有其养生价值,中草药更是如此。

  走进寿仙谷药业4800多亩的有机国药基地,悠悠清风中弥漫着淡淡药草香。除了培育种植有机铁皮石斛、原木赤灵芝及西红花等名贵中药材,这里还有山茶树、有机稻谷、杭白菊、茶叶等无公害蔬菜、植物,被称为“中国有机国药第一基地”,同时也是全省首个“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寿仙谷药业公司立足基地四周拥有较好自然人文景观,把基地开发成为集旅游、养生、保健、交流等为一体的特色景区。一株“仙草”引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通过中医药文化养生基地旅游,游客们了解到“仙草”是怎么种出来的,还带动了武义养生产品和旅游产品的销售。截至目前,“仙草”药材和系列保健产品已累计出口到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日本约5亿元,国内市场也在不断拓展。

  2014年12月,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深入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调研企业文化建设。当看到寿仙谷药业依托富有特色的有机国药养生文化,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时,葛慧君希望企业在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多在软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加快企业高端人才培养,深化企业文化培育,以品牌建设做大做强企业。

  文化创意

  一副扑克打遍20多个国家地区

  在2013年举办的一场文教旅游用品博览会上,一枚产自武义的小小图钉成为展会上的“明星”,因为镶了亚克力钻,小小图钉身价倍增。图钉上面的图案五花八门,有的是各国国旗,有的还镶了水钻。有意思的还不只是图钉,回形针、大头针上面也有一些很可爱的创意。闫春江是武义县光明文具厂的销售经理,他说:“刚开始,我们生产这种图钉,是一个客户找到我们要求定制,后来我们觉得这创意不错,就加量生产了。该图钉投放市场后,还颇受采购商欢迎。”

  一枚普通图钉的售价在1分钱左右,这种镶了亚克力钻的图钉,每一枚的出厂价就要1毛钱。这个图钉在国外要卖到一美元左右,主要是给小孩做手工用的,有些也用这个制作贺卡,因此这种图钉很受外贸公司的喜爱。

  目前,武义县作为文教用品、扑克牌生产基地,已有30多年发展历史,拥有“中国文教用品生产基地”和“中国扑克牌生产基地”两块国字号牌子。武义县拥有文教体育用品生产企业300多家,产品涉及回形针、大头针、图钉、订书钉、扑克牌等6大类1600余种。武义县“二针二钉”和扑克牌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0%和50%以上。

  在普通产品中注入文化创意,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来很普通的扑克牌,在武义也被许多商家做出了学问。钓鱼实业、正点实业、浪花扑克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已形成集聚效应,印刷精美、独具文化韵味的扑克牌“走向”全国各地,并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点实业的负责人郑世武说,扑克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印刷制作,既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提高了附加值。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