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小归小,有肌肉

2014年02月22日 09:59: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吴凌云

  在“半月刊”刚满两周岁的时候,我来到了这个编辑部,然后我们一起携手走到了100期。

  100期,用期龄衡量也许太短,但用心衡量却很长、很长。

  这期间,我经历了结婚、怀孕、生孩子,可以说,半月刊见证了我的成长。

  孕期收获的礼物

  我们每期的稿子都会评出一、二、三等奖,由三位专家评阅出本期最好的三篇稿子。有好几次,新的“成绩单”来了,但是榜单上的“一等奖”那栏,却是空白的,因为一篇稿子只有同时获得三位评审的青睐,那么这篇稿子才是一等奖好稿。可想而知,一篇稿子能拿一等奖好稿,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多大的肯定与鼓励。

  在半月刊期间,我自己采写的稿子和编辑的稿子都拿到过一等奖好稿,但要说印象最深刻的,非《敢创业,就是一种能力》莫属。

  2012年10月底,那时的我已经怀孕3个多月,虽然尚不至于大腹便便,却是饱受孕吐的折磨。那段时间,我们编辑部正在策划新一期的关注——《走读基层》,5位记者兵分五路,走访了企业、乡村、学校、市场和机关,写出了各自的亲历性新闻,而我的目的地则是位于杭州转塘的凤凰创业产业园,去对话一群敢于创业的美院学子。

  一年多过去了,但是至今,我还能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因为出发前,我心里是这样盘算的:“现在是1点多,到那边是2点多,要尽量早点回来,不要一聊就聊到5点多,这样回城就是晚高峰了,周五的晚高峰是堵不起的。“

  但事实却又是这样的:我们一行3人(实习生沈佳、司机寿师傅和我)准准地踩在了晚高峰的节点上回城。因为当我遇上这帮年轻人之后,我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你们累吗?”“去年一年是赚还是亏呀?”“现在来找你们的项目多吗?”……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丢给他们,也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记得那天到报社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一看手表,是18:55。

  由于前期的采访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写稿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气呵成,锁定3个人物,分别聚焦了三种不同的创业模式,再加入自己对现状的一些思考,就有了《敢创业,就是一种能力》一文。

  我想这一定是我孕期在半月刊拿到的最好的一份礼物了。

  “我还打算再写几篇”

  我在半月刊编辑过的栏目不少,但是时间最长、最有心得的栏目是“说说心里话”。

  “一个页码,800字左右,加上一张能展现个人风采的照片。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展开,内容可以反映你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可以写写你的感想,你的困惑,或者谈谈你的意见……”这句话,从我接手“说说心里话”这个栏目至今,已经说了不下100遍,无论是电话约稿,还是当面约稿。

  “对,就是一个页码,短短的,但是谈一些实在的问题。”“说说心里话”就是这样一个“小归小,有肌肉”的栏目,她总是出现在“半月刊”后半本的倒数几页中,每期两篇。在这里,你可以读到最接地气的心里话,最基层的宣传委员,最一线的问题困惑。

  记得有一次,约了《钱江晚报》的一位记者“说说心里话”,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来稿,更有趣的是,小伙子在电话那头喜滋滋地说:“这只是我的第一篇说说心里话,我还打算再写几篇,从别的角度,写一个系列。”作为一个编辑,能遇上这样的约稿人,是一件幸事,但是我还是委婉地拒绝了他:“我们这个栏目聚焦的是全省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同志哦,你也要给别的同志一点说说心里话的空间,你可以给我们杂志别的栏目投稿嘛!”

  不知道作为读者的你们,在第一时间收到半月刊之后,会首先去翻阅哪个栏目?

  如果你们的回答是:说说心里话。

  那么,真的很感谢大家,这是我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

  如果你们的回答是其他栏目,那么我也很高兴,因为这说明“说说心里话”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