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廉政“e时代”

2014年09月20日 15:11:00 浏览量: 来源:《反腐败导刊》杂志 作者:贾歆琰

  “汪峰为什么总上不了头条?”“因为都被中纪委抢了。”

  这个流传于网络的段子,说的却是实话。第一时间通报案件信息600余条,点名道姓通报1500余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不时推出专题和在线访谈……从去年9月2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轻触屏幕,正式开通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以来,这个网站究竟为新闻媒体贡献了多少“头条”,没有人能说清楚。

  信息时代的巨大能量,从民间的狂欢,开始向官方的话语体系渗透,“鼠标直通中纪委”,便是重要标志。互联网一方面吸纳了民意表达,从而对执政、施政行为产生监督和约束;另一方面,也为执政、施政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崭新的对话方式,可以更为清晰、理性、全景式地把握民众心理和社会舆论氛围,从而在内部减少并消除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努力打造信息权威发布平台、监督执纪平台、宣传教育平台、互动交流平台,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9月2日,中纪委监察部官网上线一周年,监察部副部长于春生在网站接受在线访谈时表示。

  紧跟中纪委的步伐,到今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监察厅(局)均已开通官方网站,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网站群正式形成。

  在微博、微信上的试水则更早。以浙江省为例,早在2011年,桐乡市纪委就已开通了新浪微博,推出微警示、微动态、微阅读等多个栏目,每天更新不少于5条。去年3月,温州洞头县纪委开通了浙江省纪检系统内首个官方微信举报平台——“洞头纪委举报平台”。

  2014年6月,中国社科院新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指出,在微博、微信热兴的大背景下,中国大步迈入新媒体政治传播新时代,尤其是反腐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媒体成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和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新载体。

  拓宽渠道 开门反腐

  “我是一名普通党员,在一房地产开发公司做财务工作。最近,我发现公司经理有收受回扣、挪用公款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并掌握了一些具体线索。我想写信向纪检监察部门揭发检举,但提起笔来又不知如何写,请予以明示。”

  这是浙江省纪委监察厅官方网站——“廉政在线”上,“举报指南”栏目中作为一则案例发布的内容。在该信件的回复中,浙江省纪委工作人员对举报信的内容、格式,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作了详细的解答。

  不只是省纪委官网,在金华等多个地市的纪委官网中,记者都看到相同或者类似的举报指南。这些地方和省纪委官网一样,都在官网上开通了网络举报平台。

  “网上举报,是一条最经济、最便捷、最互动和最保密的举报方式。”全国首批开通举报网站的四川省纪委信访室主任黄秀川曾表示,“在网上,匿名的举报者也能和办案机关进行互动交流,这是传统的信访方式无法比拟的。”

  海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改版后,只需点击网站上的“我要举报”按钮,就能一键实现信访举报;北京纪检监察网整合了原版中“在线举报”、“行政投诉”等栏目,按照“一口进入、一口受理”的方式,统一受理网民的诉求。

  中纪委官网开通后,日均举报量达到800余件,是网站开通前的4倍。在“五一”、中秋、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该网站都会开设相应的举报窗口,欢迎广大网友监督举报。

  “人们对互联网、新媒体的认可和关注,其实也给我们的工作提了一个醒。”我省某县一位纪委干部认为,在允许的范围内,纪检部门可就案件受理及查处进展情况及时向公众作出回应,“这不仅是给群众一个交代,也让群众更加了解我们的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的官方廉政网站已超过200家。全国各地反腐机构在积极运用网络载体接受群众举报的同时,也纷纷进行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抢占网络文化的制高点。大量的反腐倡廉文献、歌曲、廉政公益广告在网络上广为传播。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任建明认为,网络具有信息传递迅速、信息量大、受众面广等特点,并且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于一体,在廉洁教育的推广上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殊优势,通过网络公开腐败案例具有强烈的警示震慑作用。

  公开透明 及时发布

  网站、微博、微信……多元化反腐监督体系的建立,公众的参与热情是一大推手。反过来,各地相继开通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也让民意倾诉再次井喷。例如全国纪检监察机关12388统一举报电话正式开通的第一天,电话就被打爆了。

  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群众的沟通,成为各地在开通网络举报平台之外思考的问题。

  仔细浏览过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不难发现,除了开设举报窗口,它还承载着信息公开、政策阐释、倾听民意等功能。“没有群众支持,网站就没有生命力,要强化服务意识,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让群众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思路、新进展、新成效。”去年9月,中纪委官网上线之初,王岐山给网站下了这样的定位。

  一年来,中纪委官网自揭面纱,陆续晒出了内部机构设置图、办案流程图、纪检派驻机构设置图表。而在加强互动、收集民意方面更是频繁出招,至今已有过半数中纪委常委做客官网,与网友在线交流。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等专家曾评价:“中纪委监察部新官网对于开门反腐、去除神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再将视线移到地方,拿浙江来说,今年2月,“廉洁杭州”新浪微博全新改版亮相,6月又分别开通了“廉洁杭州”腾讯微博、新华微博,三大微博平台同时推送、立体发声。3月以来,在微博上开展了不同主题的微访谈活动,共收到网友提问近4000个。

  “在嘉兴,纪委的网站、微博、微信平台上,还设有曝光台,将查处的案件和作风情况摆在公众面前。”嘉兴市纪委宣传部部长金钟介绍,“曝光台”是今年4月份网站改版时同步新增的,现在只要有新案件或作风建设典型案例,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上新。

  金钟坦言,放在以前,普通百姓很难及时得知此类消息。“迟到、早退、工作时间玩电脑等作风问题,一般以书面形式进行通报,体制内的人才能看到。案件立案调查情况,也只在当地纸媒发个消息。”浙江11个地市,像嘉兴这样设置曝光台、提升透明度的并不在少数。可以说,各地纪委官网、微博、微信的升级改版和相继开通,搭建起了纪检监察机关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发挥着听民声、释民惑、汇民智的积极作用。

  公开、透明,成为信息时代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词。围绕着这两个关键词,官民互动的渠道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电子政务就是一例。

  浙江省已对57个省级部门的1.23万项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梳理,最终保留了42个部门4236项行政权力,精简幅度超过六成。今年6月,这份权力清单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浙江发布”上正式公布,浙江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对“权力清单”进行公示的省份;广东省推广“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将省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省人大联网,实现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全程监督……

  北京大学电子政务中心主任杨凤春认为,电子政务开启了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局面,实现了反腐败从管人到管事、从思想到业务、从纪律到流程、从事后查处到实时监控、从内在自我控制到外部技术控制的转变,从而降低了监督和追惩的成本,提高了反腐败的效率和“效度”,创新出了借助技术防控腐败的制度环境和文化。

  兴利除弊 充分核实

  “微博一转,围观千万”,网络举报如火如荼,其中也不乏让人啼笑皆非的案例。

  2012年,拥有22套房的“房叔”被新媒体举报揪出后,又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和凯迪社区爆料,指广州城建系统退休领导李芸卿有24套房产,是名副其实的“房婶”。由于发帖举报者言之凿凿,又附有24套房产的具体地址及房产所有人姓名,该帖被不断转发,事件持续发酵。后经纪委查实,李芸卿只不过是一名普通工程师,其6套房产也都是合法所得。

  而在雷政富的案件中,厦门某位女大学生的个人写真照片被盗用成雷政富情妇照片,被大量转发和“人肉搜索”,对其个人名誉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具体操作中,我们也曾收到过不实举报。”我省某市一位纪委干部表示。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中曾披露,仅2012年的100件微博热点舆情案例中,事件中出现谣言的比例就超过三分之一。

  伴随着新媒体的兴盛,除了高效、便捷,还有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打造整合度高、安全性好、科学高效的综合性反腐倡廉平台,已成为各地纪检监察部门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而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

  “在发展新媒体反腐平台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举报方式,应当让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举报体系成为老百姓举报腐败犯罪的可靠渠道。”在今年3月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滨州市政协副主席刘凤的发言道出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心声。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