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作协是文学工作者的家

2014年09月01日 15:04: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胡笛

  2013年7月,浙江省作协第八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机构,省委书记夏宝龙提出殷殷期望:“要坚持贴心服务,与广大作家交朋友,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怀,真正把作协建设成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温馨和谐之家。”

  新班子上任一年以来,踏踏实实践行着这一期望。

  2014年初,省作协在全国率先成立网络作家协会,将网络文学精英集结起来,提供更多交流平台、发展空间、务实服务;在传统文学领域,自今年上半年来,“文学浙军”耀眼文坛;省作协主席麦家小说成功“走出去”、“走进去”,长篇小说《解密》的英译本在美、英等35个英语国家、27个西班牙语国家上市;老作家宝刀不老,黄亚洲等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在央视和全国各大卫视热播;青年作家海飞长篇小说《回家》获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而“新荷计划”、“青年作家人才库”,则将文学接力棒牢牢传递给文学新人……

  “很少有人会想到作协可以这么忙。”作协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上午8点来上班,往往要忙到晚上8点才能下班。双休日不定期还有活动要组织。”

  “新一届作协班子在上任伊始就提出了振兴浙江文学五大计划以及三年的奋斗目标,作协的历届领导和前辈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的时代面前,我们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振兴当代浙江文学尽绵薄之力。”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臧军说。 

  全天候“陪”,孤独的你有我关怀

  “作家是培养不出的,但是作家也是要培养的,作家很孤独,如果长期没有人关怀激励,就消沉了。”省作协主席麦家这样解读作协之于作家的意义。

  宁波女作家翁晴为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这天一早,她就抱着满满一大袋“费列罗”巧克力来到作协,给工作人员分发。她的作品《肝胆相照》入选“浙江记忆文学创作书系”,并接到了省里7万元的扶持资金,除了感激,翁晴为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孤独地写作那么多年,这样的认可让她措手不及。

  “我在作协里没有熟人,完全是靠作品说话。”翁晴为说。

  当体制内文学评奖正越来越容易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靠作品说话”成了千千万万在基层默默耕耘的写作者最质朴的希望。

  而这一原则,省作协一直低调地坚持着。

  早在2009年,浙江《江南》杂志社设立的“郁达夫小说奖”就在全国首创“实名投票、评语公开”的透明评奖方式,为文学奖项评审工作引入新风气。

  自去年省作协第八次代表大会换届以来,坚持作协内部工作机制的透明、公平、公正,更被推到了新高度。省作协将工作人员,包括党组书记、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在内的所有人员的联系方式,制作成联系卡片寄给省作协1900多名会员。作家们可以随时给作协领导打电话。作协所有的文学评奖、扶持政策也尽可能多向基层作家倾斜。

  “我们在办公区域特地增设温馨的书吧,工作时间全天候开放,以便于我们与作家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省作协办公室副主任赵国成告诉记者,“现在,常来作协坐一坐、交流文学、沟通情感的作家越来越多了。”

  “我们要让作协真正成为文学工作者的家。”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臧军说。

  “钱塘江抒怀”文学采风团成员在海宁徐志摩故居前合影

  主题采风,边走边写切身感悟

  且行且歌歌未央,钱江潮涌唱大风。

  在全省上下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的时刻,由省委宣传部统筹指导、省作协组织开展的“钱塘江抒怀”大型文学采风创作活动,也于2014年5月启动。这既是浙江文学界以文学样式为中心工作服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首次组织作家从钱塘江源头到入海口全程采风的一次壮举。

  采风团由浙江20位优秀作家组成,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担任采风团团长。活动共分两个阶段历时18天,途经钱塘江水系主干流域的8个县(市、区),总行程近3000公里;沿线考察20多个新农村、10多个文化礼堂;与基层干部、作家、企业负责人、农民代表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恳谈会、交流会、访谈会近20场次。作家们灵感迸发,边走边写,大量优秀的作品从笔尖喷涌而出,共创作出了文学作品325篇(首),其中诗歌236首,散文89篇。

  这一活动,是今年以来省作协配合省委中心工作开展的多个主题采风活动之一。这些主题采风活动,或是围绕“两美”浙江主题宣传,或是寻找记忆深处的乡愁,或是挖掘“最美浙江人”背后的故事,无不紧贴中心、注重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着文学的社会功能。

  “作家参与这些采风活动,绝不是走马观花。”省作协党组副书记曹启文说,“大家事先阅读了大量的资料,边走边写,写出切身感悟,一改采风不能出好作品的定论。”

  集结军营,独特的服务给独特的你

  长兴,某军营,一群年轻人正在卖力地操练,他们看上去并不像是专业的军人,操练起来却煞有介事。拉练的时候,这支队伍大声唱起了刚学的新四军军歌,一曲唱毕,大家相视开怀,就有人感慨,“这军歌写得真有范儿”,“新四军可不是一般的队伍”。

  这群年轻人大有来头。

  今年1月7日,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成立。这是目前国内诞生的第一家省级网络作家协会。听听他们的名字:流潋紫、沧月、天蚕土豆、烽火戏诸侯、陆琪……是的,他们正是活跃在网络文学江湖上的“大神”!

  但是,怎样做好对这群特殊作家群体的服务工作,让组织者煞费苦心。

  “这些作家普遍比较年轻、有个性,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怎样做好他们的服务工作,全国没有先例。”臧军说,“我们干脆把大家拉去军营体验一把,作协班子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到军营、农村,同吃同住。这样的生活我们已经搞了两三次了,效果很好。”

  目前活跃在国内的主要网络文学网站上的浙江籍作家和写手有900余人,在全国网络文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浙江已名副其实成为国内网络文学重镇。

  除了组织网络作家的体验生活,浙江网络作家协会还为网络作家提供更“高大上”的平台和服务,包括:创办了《网络文学研究》刊物,2014年9月首期将新鲜出炉;在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建立全国首家“网络作家村”,把这里建设成为全国网络作家人才和网络文化产业的孵化基地;举办华语网络文学双年奖,通过网络文学评奖对网络文学进行引导……

  如今,网络文学已经不再是年轻的网络写手自娱自乐的亚文化区域,正逐步成为“主流文艺”的主阵地。网络文学对当今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已日益强烈与明显。臧军认为,“这些年轻人正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决策者,他们正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当中。对网络文学的引导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发展,应该提升到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加以研究与实践。”

  走进省作协大力扶持,文坛浙军成绩斐然

  2014年上半年,是文坛浙军成绩斐然的半年。陆春祥等6位作家作品入选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畀愚等5位作家作品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提名作品。

  半年来,浙江作家们在《人民文学》、《收获》等诸多国内顶级大型文学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优秀新作,数量之多、质量之优,让读者和评论家叫好。

  著名作家海飞的长篇新作《回家》,以对战争小说形式独特的思考,讲述了战争中的几个小人物漫长、曲折、温暖而又百感交集的回家之路。他以这部作品向千千万万普通的抗战老兵致敬。

  与海飞的视角相同,一大批浙江作家关注小人物的命运,注重平民写作、底层叙事。

  温州作家哲贵,深深扎根于温州的市井江湖;湖州小说家杨静龙、杭州小说家方格子,从情感深处揭示当下农村留守女性的精神困顿;嘉兴作家但及、符利群,呈现了现代生活方式与江南传统古韵的碰撞……

  在宏大叙事的同时,浙江作家也擅长进入时间的深处,摹写光阴的褶皱、把握生命的律动。这些作品包括黄咏梅《走甜》,柳营《像纸一样摊平》、东君《东先生小传》等等。

  而被认为“超脱”的诗人们也笔耕不辍,佳作迭出。池凌云的诗歌理性硬朗有质地;马叙匍匐于地,记录平庸;泉子在青藏高原寻找格桑花……

  更勿庸说浙江的散文家,他们将手中的笔犁向更为深广的文学腹地。优雅的女性散文家苏沧桑,今年《散文选刊》、《文学界》均为她做了专辑,其中《遇见树》等散文入选浙江省内中、高考语文试题。简儿煮字疗愁,书写岁月的忧伤和感慨。邹汉明文字儒雅温润,如琢如磨。赵柏田沟通古今文史,揣摩多面人生……

  这些作家,保持着他们独特的创作风貌,潜入生命与时间深处,体悟这个时代。此外,省作协以文学样式宣传“最美浙江人”,浙江作家朱晓军、翁晴为、孙侃、张国云、陈博君等,用作品诠释传递着正能量……

  可以想见,一位作家的成功,有赖于作家个人的努力,但一个群体的凸显,则与作协对本土作家作品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

  近年来,省作协通过修订完善奖励办法、实施“优秀文学作品助推计划”等举措,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作家参与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文学作品创作,在选题规划、确立项目、组织申报、评选论证、扶持保障、宣传推介等各环节,进行规范有效的组织引导,不断提升优秀作品创作和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新荷”芬芳,助力年轻一代成长

  省作协同样注重对青年作家的培养。

  “张忌,我没有想到他是1979年的,我觉得他叙事的成熟提早了十几年,他让小说有了一种弹性。我认为张忌是继艾伟之后从宁波走出来的又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在2013年底的《文艺报》评论版,《收获》杂志社副主编程永新这样评价浙江青年作家张忌。

  而更让程永新感叹的是浙江青年作家群体的涌现:“‘新荷计划’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集中阅读了浙江青年作家的作品。浙江在做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为年轻作家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觉得关注年轻人就是关注文学的明天。”

  为了给青年作家创造良好的“文学生态”,从2012年开始,根据浙江省委宣传部的部署,浙江省作协拟订了青年作家人才培养“新荷计划”,针对青年作家设置了多项措施进行扶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吟怡认真审定“新荷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并时刻关注年青作家的成长,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

  2013年,浙江省作协建立了“青年作家人才库”,首批入选106位作家,平均年龄35岁,年纪最轻的作家为1991年出生。创作涉及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领域。其中张忌、雷默、江离、朱个、草白、钱利娜、张巧慧、木木、屠国平、丁真等作家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青年作家人才库”以电子档案的形式进行动态管理,便于及时更新作家创作成果及跟踪作家的创作计划。其建立实现了对青年作家的“三关注”:关注创作成果、关注创作进展、关注作家生活。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