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留在心间的那些温暖

2014年02月22日 09:57: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胡笛

  《宣传半月刊》创刊时,我刚走出校门不久。

  第100期,我已是一个男孩的母亲。

  4年间的故事虽然平凡,却点点滴滴浸润着生活。

  我记得第一次约稿,坐在电话机前良久,只是默默在心里组织着该向对方说些什么;记得第一次到丽水乡间采访,饿极时乡亲们捧上了热腾腾的米饭和一碗鲜美至极的水煮螺丝;记得办第一届微型党课大赛,为了给杂志社节省经费,我和凌云甚至充当了颁奖的礼仪小姐……

  4年里,很多或激动或快乐或紧张的体验,都已模糊了印记,汇成一首致青春的诗,留在心间。

  但仍有一些人,一些温暖忘不了。

  记得2011年年初,浙江工商局长郑宇民“智斗”央视主持人董倩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面对这样一个浙江官员媒体应对的绝佳典型,总编辑下了死命令要第一时间与其对话。这个任务落到了我的头上。

  彼时的郑宇民,已很少在媒体上露面。我多方打电话联络,并无结果。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省委讲师办的宣讲名单上看到了郑宇民的名字,他将作为讲师出现在台州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报告会上。我忐忑地联系了时任讲师办主任的臧军,希望他能帮助我。臧主任说:“我可以安排你参加台州市委中心组学习的报告会,但是能不能采访到郑宇民,就看你自己的了。”

  我认真地点点头。

  没想到,讲师办居然安排副主任楼胆群亲自陪我前往台州。

  台州市委中心组学习会偌大的会场座无虚席,台州市委宣传部的彭轩告诉我们,一听说郑宇民作报告,各部门报名异常踊跃。

  我和楼主任坐在第一排聆听报告。报告很精彩、气氛很热烈,但是我非常紧张。楼主任告诉我,他已经和台州市委宣传部的人说好了,等郑宇民报告做完,大约有半个小时的空档,可以请他过来,安排一个简短的采访。但是因为事先没有打过招呼,他愿意不愿意接受采访就很难讲了。“我也没有和郑局长当面接触过,能帮你的就只能到这里了。”楼主任有些无奈地说。

  我无言以对,因为真挚而无私的帮助,让感激的话也显得有些苍白。

  终于等到了报告结束,郑宇民从主席台上走下来,我和楼主任以及台州市委宣传部的同志迎上去,简单说明了来意。大概是看在我从杭州千里迢迢追踪到台州的面上,脸上已写满疲惫的郑宇民停下了脚步,坐在了报告厅观众席的第一排。

  我紧张地一时说不出话,半晌回想起自己的采访提纲,张口就问他智斗央视女主持视频的事,希望他谈谈媒体应对的经验。没想到郑宇民说:“我并不知道视频是怎样火起来的,我在很多方面都做得不够好。”说完,起身要走。

  我一时愣了,傻乎乎地挡着路,差点眼泪掉下来。

  或许觉得我虽然没什么经验,但挺执着。郑宇民站起来,却没有立刻离开,随口问我:“小姑娘是哪里人?”我略带哽咽地说:“我是兰溪人。”郑宇民笑道:“哦,那我们是半个老乡呢。”迟疑片刻,他说:“视频的事我谈不好,但是关于台州这次解放思想的大讨论,我可以谈谈。”

  就这样,一个在初出茅庐的我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居然一波三折地完成了。郑宇民亦在之后“3·15”工商局最忙的时候,及时给我这篇长达四千字的稿子审了稿,让稿件顺利刊发。

  一个遗憾是,当时缺乏经验的我没有带摄影记者一同前往,慌乱中,也没有拜托宣传部的同志给我拍一张采访过程中的照片。

  但是,那些简单而实在、温暖而真挚的帮助永远激励着我。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