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用脚步丈量中国梦的世界座标

倾听浙商的家国情怀
2013年09月01日 10:40:00 浏览量: 来源:《宣传半月刊》杂志 作者:胡笛

  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我省有142个企业入围,浙江民企数量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

  目前,有600万浙商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解决了1100多万个就业岗位,每年缴纳超过1200亿元的税收。

  省内有300多万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造了全省70%以上的经济总量,提供了90%的新增岗位。

  浙商在境外创办企业数量已达5000家左右。

  他们用脚步丈量中国梦的世界座标。

  浙商,兴起于近代,崛起于改革开放,是当今中国影响最大的商人群体,是民族复兴“梦之队”不可或缺的重要队员。

  然而,受国内外复杂多变形势影响,当前我省的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着挑战和问题,主要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经济粗放型增长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

  对此,省委书记夏宝龙在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提出的四个“够不够”,振聋发聩:

  对浙商在浙江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认识得够不够?

  对浙商成长发展的轨迹和规律研究得够不够?

  对浙商创业创新的实践支持得够不够?

  对浙商的温暖关爱给予得够不够?

  团结诚信、民族大义、爱国情怀……在沧桑厚重的历史册页上,烙印着浙商守护民族尊严的寻梦历程。今天的浙商,也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先辈精神之血脉,将家国情怀、创富梦想融入新时代的中国梦。


  梦想是企业发展的指路明灯

  正泰集团董事长 南存辉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核心的中国梦,点燃了全中国人民的强国梦。

  我们企业身处其中,也有自己的梦想。

  我们通过“中国梦、正泰梦、我的梦”主题报告会,引导企业投资人和全体员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国梦”、“正泰梦”、“个人梦”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三梦融合,互为一体”。

  通过“民营企业与中国梦”大讨论等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正泰“打造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开发商及能效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愿景目标。最终的梦想则是实现“百年正泰,基业长青”。

  我们以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神为指导,制定、完善了正泰科技创新的中长期规划,明确了“切实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努力形成创新驱动新动力和正能量”的科技创新方略。

  对国家,我们问自己:我们企业在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上做得够不够?在依法经营、健康发展上做得够不够?在履行社会责任、回报国家社会上做得够不够?

  对员工,我们也问自己:对员工生活的关心够不够?对员工成长的培养够不够?对员工发展的重视够不够?

  我们也引导员工反过来自问:对国家、对企业的关心热爱够不够?对国家、对企业的忠诚度够不够?对国家、对企业的贡献够不够?

  正泰自身的发展启示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企业发展的指路明灯!

  

  为梦想插上翅膀

  海亮集团董事长 冯亚丽

  浙商是我国民营经济的主要代表,是中国梦重要的实践者,如果要为中国梦插上翅膀,那么,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就是中国梦腾飞的坚实臂膀。

  浙商精神从《温州一家人》电视剧里展示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开放精神,敢于自我纠正的包容精神,捕捉市场优势的思辨精神,以及诚信精神。虽然时间、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浙商精神却深深扎根在浙商人心中,永不褪色的财富品质,是浙商人实现“浙商梦”,助推中国梦发展的动力。

  “浙商梦”是群体梦,也是每一个浙商的个人梦。包容、开放、抱团发展,共力共行,这既是一种商业的本能,更是一种非凡气度。无数浙商和个人凝聚在一起,那就是浙商梦。

  “海亮梦”与“浙商梦”、“中国梦”紧密相连在一起,一脉相承。做百年海亮,创国际经典品牌,这就是我们海亮人2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追求的“海亮梦”,终极目标就是使海亮成为百年民族品牌。

  可以说,海亮追逐梦想的过程,就是探索浙商追求中国梦,建设美丽企业和成为五大建设者的过程。

  展望未来,我们把海亮梦积极融入到浙商梦、中国梦,在中国梦、浙商梦的指引下,加快“海亮梦”的筑梦步伐,与广大浙商同仁一起,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目标的建设,为美丽浙江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梦是我们几代人心中的梦

  古今建设集团董事长 李美赞

  一说起古今集团,大家就会想起雷峰塔,杭州西湖雷峰塔是我们13年前做的。我们目前是国内行业第一品牌。

  中国梦是隐藏在我们心里一直的梦,记得我小的时候,父亲就跟我说:我们这个家族到你这里是第六代的古建传人了,你长大以后传承这个产业,把中国的古建做得更好。所以十八大提出来中国梦,我感觉特别振奋,因为我从小的教育就是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事。包括我女儿现在才10岁,我就跟她讲:妈妈为国家做事,你在为国家读书。“中国梦”是蕴藏在我们几代人心中的梦。

  我父亲是国务院参事研究员,三沙市是他提出来的,包括国民岛的命名也是他提出来的,虽然他是民营企业家,但是他心里装的是国家。

  我从小就觉得民族是世界的,文化是永恒的,我做这个行业内心特别骄傲。《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不战而胜,文化的渗透最厉害,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孔子学院,包括我们民营的孔子学院能在全世界生根、开花、结果。把中国的品牌和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现在到任何一个地方,一说起浙商人们都对我们翘大拇指,但是我们内心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希望回归。目前,我们有几个项目正在回归,一个是浙江省第一个国际学校,准备落户在杭州之江度假区。第二个项目是我们做的国家3D基地,将古建和文化、科学相结合。我们打算运用现代高科技让古城动起来,让兵马俑动起来,让产业升级。现在这个项目也回来了,是在白马湖和台州,分别投资10个多亿。

  

  丝绸梦、复兴梦、强国梦

  万事利集团总裁 李建华

  万事利38年来,克艰攻难、锐意进取,心中一直怀揣着复兴中国丝绸的“丝绸梦”。

  这个“丝绸梦”,要让国人以丝绸为荣耀。丝绸曾经让中华民族为之荣耀了几千年,作为新一代丝绸人,我们有责任唤醒国人对丝绸熟悉的记忆,点燃对丝绸的热情。近年来,我们不遗余力、孜孜不倦,出版了十几套丝绸文化丛书,累计达几百万字。最近我们又制作了近50集的电视节目《自说丝绸》、《好丝绸天下》,每年为中外商学院、大学生、小学生进行上百场的文化演讲,举办“国际丝绸文化论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

  这个“丝绸梦”,要让万事利品牌法国制造。作为丝绸大户,过去中国的企业一直为欧洲的企业、美国的企业做OEM加工,今天万事利通过收购和兼并,让法国的企业为我们做OEM,让国际大牌制造商直接为中国品牌和消费者服务,彻底改变中国丝绸企业只能为国外做加工的历史。

  这个“丝绸梦”,要打造百年企业。万事利希望打造一家丝绸的百年企业,而不是全力追求百亿企业。为复兴中国丝绸做点小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保护丝绸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老的五千年丝绸文化再现辉煌,继续辉煌。

  这个“丝绸梦”,要让世界丝绸中心重返丝绸故乡。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但近现代丝绸中心却在欧洲,我们有信心和把握,用智慧和创造力在新一代丝绸人手中,将世界丝绸的设计中心、品牌中心、文化中心、产品中心搬回千年丝绸之府,让第三条丝绸之路的起点定义在浙江,定义在杭州。


  举手之劳筑环保

  台州竹之语生态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明荣  

  在当下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很多不安全、不健康、不环保的现象。例如,我们每天吃的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问题,我们使用的洗涤用品将之排向了土地,造成中国60%以上的城市地下水污染问题,包括环保部门公布的城市污染,主要来自于每个家庭和酒店的洗涤用品、洗护用品。我们该怎么办?

  竹之语传承了千年的古方,就是用竹子做洗涤用品,在我们老家台州有50多万亩的竹子,几千年以来,小宝宝来到人间第一桶洗澡水就是竹汤水。夏天宝宝得了痱子、湿疹,奶奶会到竹林里砍下竹子煮汤水,到竹林里面找一条蛇的壳泡几天给宝宝洗澡。这是我们的千年洗护文化。

  竹之语利用现代的生物工程技术,把竹子的生物节以及海洋里面的海螵蛸,就是墨鱼的肋骨,做成安全到可以喝的洗洁精,同时可以杀菌、去除农药残留,实现生物全降解、对环境零污染。1999年我们成功开发产品之后,首先走进欧洲市场,虽然欧洲、日本对中国的农产品技术不认可。但我们还是将第一个市场做到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及其他欧盟国家,也包括澳大利亚。

  2005年11月2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对我说:“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你是从事竹子产业的,一定要咬住竹子不放松”。所以,竹之语希望帮助国人远离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有害物质,让我们的中华民族更健康、让中国大地更绿色。

  

  怎样帮助企业家实现中国梦

  《浙商》杂志社长 朱仁华

  自2004年创刊以来,《浙商》杂志就以引领民营商业力量为己任,帮助企业家传递心声,反映问题,传播经验。

  忧浙商之所忧

  浙商是市场经济的探路者,他们亦是问题的发现者和体验者。《浙商》杂志特别关注浙江民营企业家们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善于用大专题、大策划来记录这样的过程,发出浙商的忧患之音与喜乐之声:

  在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之下,我们推出一系列反映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策划;我们倾听民营企业的呼声,为他们呐喊减税;在民营企业家受到不公正对待时,我们不惜成本深入一线调查;我们也注重为浙商的民营企业家寻找大机会,切实为浙商的发展提供项目和机会上的支持……

  传播浙商智慧

  有企业家经常会把《浙商》杂志上的一些内容,复印给企业的管理层,甚至于一线员工看,因为这里有许多可学可用的管理真知和实践样本。

  我们特别关注解剖大企业,一大批立体解读,不仅提升了杂志的品牌和影响力,更让许多发展中的企业家们了解到一线企业的经营之道。而《浙商》对中小企业的报道也不遗余力,在“商学院”栏目,每期都会推出中小企业怎么管理的报道,真正做到可学可用,给其他企业以启示和帮助。

  跳出杂志办杂志

  近年来,新媒体成为新的力量。浙商传媒完成了全媒体的架构,建立了《浙商》杂志媒体矩阵,真正体现对企业家的无时间对接服务。

  我们以“综合服务商”为定位,创建了浙商大会、民企投融资大会等论坛开台。我们建立浙商全国理事会、财智女人会、少帅会、商会圈俱乐部等企业家俱乐部平台,其中浙商理事会会员已达1000多人,是国内最活跃的企业家组织之一。今年,我们成立的浙商发展研究院则为更好地研究浙商、服务浙商,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