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海外逃亡23年终自首

2016年04月20日 15:03:00 浏览量: 来源:《反腐败导刊》杂志 作者:杜玲玲

  2万元在今天并非一笔巨款,而在23年前却让一名国企官员远走他乡,逃亡海外。

  “上世纪90代初,一位普通公务员月平均工资大约100余元,一年收入也就1000余元,2万元相当于20名公务员一年工资收入的总和。”青田县反贪局局长王苏军告诉记者,以当时的收入和物价水平,2万元钱已是一笔巨款。正是为了这笔巨款,时任青田县商业局下属单位糖酒公司经理的阙某才抛下父母,只身一人逃亡西班牙,这一逃就是23年。

  20多年后,这位曾经的壮年,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站在了青田县法院的被告席上,接受法律制裁。

  23年前被捉现形逃海外

  说起阙某的犯案经过还得从1991年的那个秋季说起。作为糖酒公司的经理,面对糖酒采购中的大量资金流,阙某心里开始痒痒,动起了“五粮液”的歪脑筋。

  1991年10月,阙某派下属吴某到河北石家庄参加全国糖酒交易会,并授意吴某会后去四川大邑组织购买假“五粮液”酒。听从阙某安排,同年12月,吴某专赴四川大邑县,以每瓶40元的价格购得精装假“五粮液”200瓶,以每瓶35元的价格购得简装假“五粮液”1700瓶。假酒购入之后,吴某在阙某授意下,以假乱真,以精装每瓶76元,简装每瓶70元的价格向公司入账,从而赚取差额。

  那么公司财务上如何走通?阙某和吴某也进行了详细的谋划。首先阙某利用手中职权,以公司名义两次向四川大邑县私人户头汇款13.42万元。吴某收到钱款后,支付给酒厂业务员6.75万元,同时通过一张空白的四川省大邑县统一发票,填上购酒款13.42万元,由阙某签字后报销入账。

  一切似乎进行的都很顺利,两人的精心谋划终于有了“回报”,一共赚取了6.67万元差额款。经商议,每人分别先拿走2万元,剩余部分等假“五粮液”销售完毕后再分配。然而,令他们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2万元钱刚装入口袋没多久,这批“五粮液”在销售过程中就被发现是假酒。东窗事发之后,吴某被判刑,而阙某为逃避法律的制裁,于1992年6月中旬逃往德国、西班牙,此后一直藏匿在西班牙。

  23年后压力太大被劝返

  在海外逃亡的23年时间里,阙某改名换姓,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老板。据知情人士介绍,阙某逃亡西班牙没多久,其妻子也跟随出国,两人在西班牙做起了百货生意,日子过的还算不错。那么为何逃亡23年后,阙某却选择了回国自首?

  自阙某出逃后,对阙某的追逃从未停息。2001年8月24日,青田县检察院对其进行了网上追逃,但一直未果。2014年10月,随着全国检察机关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部署后,对阙某等海外逃犯的追逃力度大大加大。青田县检察院在调查摸底掌握潜逃职务犯罪嫌疑人情况的基础上,专门成立追逃小组,通过巧打亲情牌,加强教育说服,积极对潜逃境外职务犯罪人员开展劝返工作,并动员在逃人员的亲友、老乡等一起当“说客”。

  经过多方努力,2015年11月12日下午,潜逃国外23年的职务犯罪嫌疑人阙某在青田县检察院的劝返下,从西班牙归国投案自首。这是自2014年10月以来,该院成功劝返回国投案自首的第4名逃往欧洲的职务犯罪嫌疑人,也是潜逃时间最长的一名犯罪嫌疑人。

  “国外日子虽好,但负罪在身,压力山大,还是回来接受法律的处罚,心里踏实!”如今,回到熟悉的家乡,阙某对还在境外潜逃的人这样“现身说法”。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