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拒腐倡廉何执中

2016年03月20日 14:35:00 浏览量: 来源:《反腐败导刊》杂志 作者:沈汉珍 杜玲玲

  何执中,字伯通,生于北宋神宗庆历四年(1044),龙泉上河(现兰巨乡豫章村)人。北宋熙宁六年(1073),中进士甲科,初为台、亳二州判官。因其理案公正、政绩卓著,被提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后又升为左扑射(左丞相)。

  何执中出身贫苦,少时勤奋好学,为官后从政清廉,勤政为民,惠泽百姓,深得百姓爱戴。何执中退休的《诏书》称何执中:“敦重而有容,直方而不挠。丞弼八年,勤劳百度。”《宋史》对何执中作出了结论性评价:“其在政府,尝戒边吏勿事,重改作,惜人才,宽民力。虽富贵不忘贫贱时。斥缗钱万,置义庄以赡宗族。”清毕沅《续资治通鉴》载:“何执中在位时力主节浮费,戒奢侈,宽民力”。可见,何执中是一位清廉从政之官。史料中有两件事情体现了其崇俭戒奢、拒腐倡廉,为后世所传颂。

  一、崇俭戒奢。根据蔡绦《铁围山丛读》一书记载,当时朝廷有一惯例,凡是皇子、公主诞生,都要举行热烈隆重、排场奢华的庆祝典礼。典礼中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名称“浴儿包”,即用厚重的礼物赏赐各位大臣,同时,皇帝要私下御赐正、副宰相200至300两金子和珠玉、瑰宝等钱物。徽宗皇帝的皇子出生时,何执中任丞相。何执中出生于龙泉山区,了解民情,深知百姓愁苦,虽身在朝廷,但始终不忘民间疾苦。于是,何执中极力向徽宗皇帝建议,取消“浴儿包”这一仪典。随后,徽宗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为朝廷节约了一笔可观的开支。

  能得到皇帝的赏赐,是名利双收之事,何乐而不受呢?但何执中却作出“力请罢赐”之举,这是需要冒政治风险的,足见何执中爱民之深,实为感人。

  二、拒腐倡廉。据《宋史<何执中传>》载:“端正即位,是为徽宗、超拜宝文阁待制,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四选案籍,吏多藏于家,以舞文取贿。执中请置库架阁,命官莅之,是后六曹皆仿其法。”

  北宋熙宁以前,由于没有专门管理档案机构,当时各部官员,将自己经办的公文档案用柜或箩筐存放在自己家中,如果有人查阅已办的公文或供证据之用的话,需要花大笔的钱去买,即所谓“舞文取贿”。在当时这种不正之风已成气候,查阅者自然怨声载道,一定程度上败坏了官员的声望。何执中为官清正,对下属约束管理很严格,他任吏部尚书时,发现了这种“吏多藏于家,舞文取贿”的弊端,于是便向朝廷奏请废除旧制。经批准,北宋在吏部建立了首个架阁库(即现在的档案馆),专设官员负责管理账籍案卷,并建立了一整套制度,有效地杜绝了利用档案做买卖交易的腐败现象。可见,何执中不仅是档案管理的始祖,而且是我国历史上用制度来约束官员、防止腐败的倡导者。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