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温州:村里来了巡查组

2016年01月20日 14:57:00 浏览量: 来源:《反腐败导刊》杂志 作者:蔡琳

  2015年年底,泰顺县五里牌村的村务公开栏上多了一份规范村干部履职的“负面清单”,群众可以对照上面的“8个不得”监督村干部。类似的“清单”在泰顺县的295个行政村和11个居委会也陆陆续续地被“晒出”。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源自于2015年温州市推行的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制度。

  近年来,温州市的党风廉政建设类群众来信中,90%以上反映的是农村基层问题。群众反映的问题大多涉及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办事不公、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等。

  为解决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温州市委于2015年探索推出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制度,将监督层级由“巡视”的县一级,延伸到农村“第一线”、直抵基层“最前线”;同时,将着力点从“发现问题”延伸到“查处问题”。

  从2015年4月开始,温州市级层面派出12组共101名领导干部,首轮进驻全市74个村居开展蹲点式实地巡查,县级层面纷纷建立巡查组,集中进驻。各巡查组将巡查对象锁定村级组织、村干部、村级建设项目,以及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和基层站所负责人,重点巡查农村“三资”管理处置等重点环节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违规买卖、出租集体土地和侵占、挪用、私分征地拆迁补偿款,以拉票贿选、暴力威胁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侵害村民民主权利的问题等10项基层作风问题。

  各巡查组新招频出,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梳理农村基层作风存在的“病症”。截至2015年11月底,市派巡查组共进驻140个村,接待群众1628批6059人次;通过接访、暗访等多种途径,梳理并交办问题1501件,办结1082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三访”问题400件。

  “农村基层巡查不仅仅是为了找出几个腐败分子,就事论事,更重要的是发挥催化剂作用,用好巡视成果,以点带面,推动共性问题解决。”市巡查办有关负责人说。

  龙湾区针对巡查发现的一些村“三资”管理不规范、决策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先后推出了“三整治两落实一创建”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农村“小微权力”清单二十八条》和《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监督办法》等制度,用制度扎紧“篱笆”。乐清市虹桥镇根据巡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建立了村级集体大额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对单笔资金支出在3万元、项目资金支出在10万元以上的,应由镇纪委审批同意后方可支出。

  据统计,2015年全年,温州市通过巡查发现并移交违纪违法线索340起,涉及村干部156人,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36起,开除党籍56人。农村巡查还催生了农村“三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契合当前基层治理要求的新制度。

  “农村巡查将中央和省委巡视工作的监督触角从县级以上延伸到农村基层第一线,建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制度,保障问题整改,以党风政风转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谢建芬认为这是温州农村基层作风巡查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