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党员干部、专家学者访谈——

不能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

2016年08月04日 11:25:45 浏览量: 来源:《党建》杂志 作者: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而奋进。展望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我们需要回望来时的路,回想我们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

  安阳殷墟——不能忘记的历史

  河南省安阳殷墟博物馆馆长 杜久明

  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周武王灭商之后,繁华一时的殷都逐渐沦为废墟,为世人所遗忘。直至1928年以后,历经几代考古人努力,挖掘出土大量的甲骨文,深埋的“地书”终于一点点揭开神秘的面纱。殷墟文明是当时东亚乃至世界文明一颗耀眼的明星。

  众所周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相应的文字系统,但其他古国文字均随着时代变迁而成为“死文字”,唯有汉字仍为今天所使用,成为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系统。中华文明分分合合,战马嘶鸣。但无论是谁主掌政权,汉字都是合法的书面文字,成为文明传承的载体,使得中华文明基因代代相传。

  习近平: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忘记的自信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杨朝明

  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比苏格拉底早出生80年,比柏拉图早出生120年。他的哲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也影响了世界上很多地区。作为中国人,我们最有理由也最有资本对文化自信。

  儒学深深植根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土壤,是继承基础上的文化创造。它从思索人性与人的价值出发,胸怀天下关注苍生,思维恢宏包蕴精微。孔子超越了他的国度与时代,只有全面综合理解其思想体系,才能把握“大体”,理解“中国精神”与“中国气质”;只有看清其宏大气象,才能懂得他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和睦与和平的巨大意义。自信源于自知。我们要对儒学有充分认知,这也是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方面。

  圆明园遗址——不能忘记的耻辱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三山五园组组长 于佩丽

  清代皇家园林三山五园,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之大成。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三山五园之首,是“万园之园”。1860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焚毁,珍贵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在抗战时期,圆明园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面对苦难,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如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让5000多年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

  习近平: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

  《国际歌》——不能忘记的悲壮

  瞿秋白之女、新华社国际部俄文组离休干部 瞿独伊

  社会主义运动经历500年,正道沧桑。1871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法国工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1888年,皮埃尔·狄盖特为其谱曲,《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我的父亲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语译者。1924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那天,在上海大学的纪念会上,父亲与任弼时等师生一起唱起了《国际歌》。从此,这首响遍全球的伟大旋律就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追求革命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当年父亲就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走向刑场的,“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习近平: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不能忘记的火种

  军旅作家、电影《大火种》编剧铁流

  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问世。但由于排版疏漏,封面书名《共产党宣言》被错印为“共党产宣言”。1926年正月,在济南工作的共产党员刘雨辉回家乡山东广饶县刘集村省亲,临别前将一本《共产党宣言》首译本赠予共产党员刘良才。后刘良才将此书托付给刘集村党支部委员刘考文。1932年,刘考文被捕。1933年,刘良才英勇就义。刘考文在被捕前将首译本交给为人忠厚低调的党员刘世厚。1975年,刘世厚捐出了珍藏40多年的《共产党宣言》首译本,揭开了在鲁北农村学习、传承、捍卫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火种的这段往事。电影《大火种》讲述的就是这个传奇故事。

  追求真理——不能忘记的信念

  李大钊纪念馆馆长 姚清华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生长在旧中国加速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他和同时代许多志士仁人探索着救国救民的道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迅速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参加领导五四爱国运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与陈独秀相约创建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英勇就义。临刑前,李大钊高呼“共产党万岁!”李大钊在中国用生命播下马克思主义“火种”,在争取民族独立、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写下了不朽篇章。

  习近平: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红船精神——不能忘记的启航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馆长 张宪义

  1921年7月的嘉兴南湖,迎来了一群怀揣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理想信念的青年。为躲避搜查,他们从上海兴业路转移到南湖红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关于奋斗目标的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也承载了一种精神——“红船精神”。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红船精神”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红船精神”始终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

  南昌起义——不能忘记的枪声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 王小玲

  1927年春夏之交,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要不要坚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两个至关重要、生死攸关的问题。党以武装起义的实际行动,对此作出了初步而又明确的回答。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叶挺、朱德、刘伯承、贺龙等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2.3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鲜明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