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党务工作如何专业化?

2016年06月20日 10:00:00 浏览量: 来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 作者:陈红艳

  随着两新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企业党务工作者的队伍日益壮大。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这支队伍长期以来普遍存在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等情况,尤其是近年,随着各地全覆盖工作的推进,新手书记上路不少,带来的一个难题是,“够红不够专”。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如何“增强企业党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本期特邀来自浙江、江苏、陕西的嘉宾进行分享与交流。

——主持人  陈红艳 

             

  □本期嘉宾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委“两新”工委书记、组织部副部长、区机关党工委书记  王琪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委“两新”工委书记、组织部副部长  巫伟

  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非公党工委书记  张生锋

  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西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域党群工作站专职党务工作者  徐韬

 

  结合当地情况,请您聊聊对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发展现状的认识。

  巫伟:好的方面我就不说了,自曝下短板。本区域小微企业较多,党建虽已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但党务工作者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主要精力不在党务工作上,党建工作不平衡,“又红又专”党务工作的人才缺少仍然是阻碍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重要问题。据调查,区域内的党务工作者基本为兼职,其中能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发挥实质作用的只占1/3左右,其余的不是新上路,就是心思不在或能力缺乏。为了补齐这一短板,我们把培养一批“又红又专”的企业党务工作者,作为今年“大抓基层组织年”的重点,持之以恒地做好这项基础性工作。

  张生锋: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我觉得主要取决于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政治引领能力和服务能力。作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企业党务工作者除了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外,还必须提高领导力、服务力,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思想政治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服务企业发展的生产力,凝聚职工的向心力。

  虽然作为延安市的一个小县,甘泉县的非公企业发展优势明显,但是企业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却有些滞后。从现实情况看,由企业出资人兼任党组织书记的对大局的把握能力更强,科学决策水平更高,组织作用发挥更明显;聘用专职党务工作者的在组织党员、开展活动等方面作用发挥突出。近两年,我们逐步加强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下派了53名在职党员干部兼任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但是由于在职党员的工作重心仍在机关单位,所以作用发挥仍需进一步提高。

  王琪:路桥区目前共有非公企业1750家,所有的非公企业党组织都配备了专兼职党务工作者,平均年龄38岁左右。同时,我们大力探索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公推直选,增强党组织的公信力和号召力。推行党组织班子与经营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队伍整体年轻有活力,能自觉按照上级要求扎实开展基层党务工作,在两新组织发展中发挥着“助推器”和“方向舵”作用。但部分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抓党建精力不到位、待遇保障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党务工作者对自身工作缺乏认同感和使命感,党务工作人才常常出现“断层”现象。

  徐韬:我们张家港从两年前开始推进“区域党建工作站”建设,将企业划分到各个工作站,公开招聘专职非公党务工作者,统筹协调区域内的非公党建工作。我作为非公党务工作者这一个队伍中的一员,从我个人的成长,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个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发展现状,我从一开始的时候连企业门都进不去,到现在区域内很多企业主都主动来和我对接非公党建这块的工作;从只会干党务工作,到现在组织、策划样样都能应对;从开始磕磕绊绊,到现在还算游刃有余,应该说,我们非公党务工作者这支队伍正在高速成长,虽然由于参加工作时间较短、没有太多可借鉴的工作经验等因素制约,还离专业、成熟有一定距离,但进步还是很大的。

  王琪: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成效如何,关键在人。我认为应选好“企业红领”,提升“基本功”。牢牢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通过内培外聘、下派公选等形式,把优秀人才选配到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目前,路桥区已选派359名机关干部到两新组织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其中41人兼任党组织书记。近年来,我们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每年定期举办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培训班,通过外出参观、互比互学、典型发言等形式,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工作水平。其次是谋划“责任清单”,划定“责任田”。必须明确党组织书记的工作内容及一年的工作任务,对党建工作“抓什么”,重点“做什么”提出详实要求。再一个就是考核了。通过客观考核,才能倒逼形成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新常态。

  提升两新党务工作者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这个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实践出真知,寓培训教育于工作落实中。今年以来,我们扣牢“党建项目”,细化“任务表”,实行“一书记一项目”,推动责任清单落到细节实处。通过书记领办“党味”浓厚的党建项目,打造两新组织特色品牌名片。

  今年这一年,你们通过哪些途径提升两新党务工作者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巫伟:提升的关键得靠创新驱动。我们主要通过锋领擂台、锋领项目、锋领保障这三个载体,激发两新党务工作者的内生动力。“锋领”即先锋引领,锋领擂台就是组织全区的两新组织以“双强争先”为主题,一季开展一次擂台赛,做得好的党务工作者先上台介绍经验,互看互学,激发大家的赶超意识;锋领项目即工作项目化、绩效化,要求每个两新组织书记围绕企业发展、组织建设等至少申报1个党建项目,在项目中锻炼专业能力、提升素质,并对优秀项目进行奖补。如在开展创意组织生活这一类项目中,很多党务工作者的组织、宣传、策划能力得到了提升;锋领保障即加大关爱力度,给予两新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一定奖补,如市级、区级双重管理的分别给予党务工作者每年5000元、3000元岗位津贴。

  张生锋:抓培训、重实践、严考核是我们提升两新党务工作者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主要途径。首先,严抓培训。今年以来,我们围绕企业党建、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联合工商联、团委、非公局等举办了4期培训班,通过主动服务来提升企业党务工作者素质;其次,注重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培训启发思路、拓展视野的作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大家知道每个企业、每个组织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只有从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才能更好地提升专业化水平;最后,就是严格考核。制定党务工作者工作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在这方面,我们推行了服务企业承诺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管理“一述三评”制度,年初广泛调研、公开承诺,年底由企业党务工作者向全体党员、职工代表进行述职评议,评定格次,通过外部压力,迫使企业党务工作者主动提升素质水平。

  徐韬:我们这支队伍能得到有效、快速的成长,主要得益于市委“两新”办的一系列有效举措,比如由非公党务工作者轮流上台交流工作的“非公党建论坛”、各式各样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组织外出参观非公党建优秀典型、全面完善非公党建工作考核体系等等,通过内部交流互促发展,外出参观拓宽视野,专业培训增长技能,加力加压激发潜能。

  对于提升两新党务工作者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这个问题,我想通过我的一段经历来回答,我所负责的区域内有一家企业,刚开始试了很多办法都没办法打开局面,后来我了解到这家企业正在全力筹备“新三板”上市,我就专门学习“新三板”的相关知识,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最后顺利找到了“切入点”。从这件事,我感觉,我们非公党务工作者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应该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多学点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知识以及与企业产品或服务息息相关的专业知识。

  培训是大家提到最多的一个途径,但怎么让企业党务工作者喜闻乐见,又确实管用?

  巫伟:不观党建,何来党建观。我们逐步改变以往“大锅饭”、“填鸭式”的培训方式,少讲大道理、多讲怎么干,少上室内课、多到室外看。今年,我们除了对党务工作者开展全员轮训外,还打造了1条两新党建示范线路,开展了6批次党建示范培训班,建立了党建导师制,让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与新人结对,说给大家听,干给大家看,增加党建工作的感性认识和操作性。大家都觉得这种“小班化”、“体验式”的培训获得感很强。同时,我们也引入O2O模式做实培训。线下开展“远教入企“活动,并建立一批党群服务中心,定期开展培训等活动,增强归属感。线上建立党务工作者QQ群、微信群等信息化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好的工作做法、相关专业知识、最新政策信息实时传递给大家,让大家学习交流更便捷、更有效。

  王琪:做实对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培训,“量身定制”十分重要。今年,我们通过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党务工作者人才库、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等基层有呼声、有需求的工作内容列入培训课堂,并在课上分析两新组织自创的经验品牌,组建了两新组织“微信联盟”等做法,深入对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需要。同时,我们注重培训既有专题指导,更有平时实践,如我们推行体验式创意党组织生活,通过老党务工作者导师制,让优秀的青年党务工作者脱颖而出。我们还鼓励省市双重管理、规模上等有条件的两新组织针对企业自身需求开展面向下属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的专题培训。今年,泰隆银行党委就走出“泰隆学院”学习课堂,利用三天时间召集各分行分管党务工作班子成员、总行直属党支部书记在浙江省委党校专门召开党务工作者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并参观阿里巴巴等企业的党建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徐韬:我其实既是一个被培训者,也是一个培训者。为了更好地开展非公党建工作,我搭建了一个培训平台——“益企成长公益课堂”,主要针对企业中层,如行政、人事、总务、管理等岗位,党员及积极分子,企业重点培养对象及储备干部。“益企”平台从2015年2月份建立,到现在为止,对区域内的企业达到全覆盖,平台人数达到350人。横向形成了社团服务,如“益启打乒”、“益启足球、篮球、跑步”、“益启口才特训营”等8个社团。纵向以企业中高层岗位实际需求为导向,开设各类培训40场,并在课后建立讨论组,提高课程效率。为什么这个培训平台能够成功?一个是有针对性的师资,我的师资来源于两块,一块来自于我们园区大型企业的部门负责人,让他们来给中小企业的相关岗位人员分享自己的相关做法,比如企业安全管理、劳动关系协调等;另一块师资来自于市人才中心,通过对上争取,让高级企业管理师资在园区企业里落地。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的培训都是免费的,这样就抓住了“企业核心”的心,后面的工作就会很顺。我觉得无论是一名培训者,还是被培训者,开展一项培训活动,一定要能把个人(党务工作者或职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定要满足党务工作者实际的需求,以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目标。

  张生锋:关于如何做实培训,我有几点体会: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只有从思想上转变认识,才能有心把工作做好。就像有些外国人到中国办企业,结果把企业党建搞得风生水起,企业生产不受丝毫影响,实现了双赢;其二培训要结合实际,增强实效。甘泉有3个企业是全县的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这些企业在全县的党性教育、技能培训、产业培训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学生都到这些企业来参观实践;第三要健全体系,形成制度。建立县、乡、企业各个层面的培训体系,制定五年、两年、当年等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吸引力,确保培训管用实用。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