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治学水平往往取决于见识高下

2017年04月14日 09:53:28 浏览量: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赵修义

  我们这一辈人年轻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参与运动或劳动。改革开放的时候,已经步入中年,还需要恶补学养,学习如何进行学术研究。记得我发第一篇像样的文章时,已经快45岁了。所以,非常羡慕现在的年轻学人,成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需要理论,也是一个能够出思想、出理论的年代。眼下非常强调“自信”,这确实非常重要。自信当然需要讲我们老祖宗有什么,有多么了不起,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未来能有什么?而未来是在青年人那里的。

  现在有些刊物一味注重名家,对青年人的作品不屑一顾,未必是件好事。我就遇到过这种事情,给杂志推荐年轻人的一篇文章,编辑却要我一起署名,甚至提出一定要把我的名字放在前面。这弄得人非常尴尬。年轻人的著述自然可能有其弱点,需要帮助,需要指点,需要改进,需要提高。但除了加个名字、增添抬头外,是不是可以多想一点办法、多花点力气,鼓励他们并真正帮助他们?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提携年轻人的风气较盛。当时,系里有些青年教师有机会在报纸上发表大块学术文章;在学术会议上,年轻人包括在读研究生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眼光的刊物和出版社还为了挖掘和帮助年轻人,采取过很多措施,如把年轻作者请到编辑部,面对面地帮基础较好的作者修改文稿。这些做法可以视为学术界、文化界的优良传统,值得传承、借鉴和发扬。

  对于年轻学者来说,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治学传统,包括古代和近代以来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什么是优良传统?这是一个需要厘清的问题。蔡尚思先生有一本书《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文化人立身治学经验》,其中的一个基本思想是不能把“传统”等同于“优秀”。全书对什么是中国文化人治学的优良传统做出的回答,不满10万字。谈了三十几个问题,每个问题篇幅都不长,读来却极富启示。我一直放在手边。

  这里仅就书中对“识、德、才、学”四者关系的讨论作予以介绍。中国传统的文化人非常重视这四个字,缺一不可。“德、才、学”大家比较熟悉,“识”则未必。“识”就是见识、见解、眼光。它不是一般的知识,一般的知识严格来说属于“学”。历史上,文化人的高下,往往就在见识的高下。例如,《史记》与《资治通鉴》相比,前者的见识就比较高;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船山之所以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就在于他们比较有识,有民主思想或民族气节。

  正所谓,“无识而有胆,则为妄,为鲁莽,为无知;无识而有才,是非混淆,黑白颠倒;无识而有力,则坚僻妄诞之辞,足以误人而感世,为害尤烈。唯有识能知所从,知所奋,知所决,而后才与胆力”。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识”,与恩格斯说德国工人阶级所继承的“在理论上毫无顾忌的精神”是一致的。有了“识”,才能真正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才能有胆力和勇气,才能明是非。是非明则取舍定,不但不随世人脚跟,亦不随古人脚跟。

  至于“德”,确实非常重要。但仅有德而无识,就会成为愚忠愚孝,因为没有识就会以不德为德。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蔡尚思先生强调“识是首要的,德为次要,又其次才是才、学”。这是经历几十年风风雨雨得出的经验之谈。初读的时候,颇有同感。多年过去了,自己也经历了风风雨雨,更加觉得这个道理没有过时。

  所以,送出四个字“识、德、才、学”,与大家共勉。相信处理好了四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就有希望在学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根据《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上的演讲整理)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赵修义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