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的从政哲学
“上善若水”的从政哲学
2017年01月13日 15:49:24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林亮
二是要有滴滴落点的精准。崖头滴水,只有始终落于一点才能穿石。工作要精准,首先方向要明确、目标要坚定。要不断深化对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的认识和把握,找到抓落实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真正做到时时向大局聚焦、处处为大局聚力。要坚决把落实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确保决策落地生根。回到具体工作中来,就是要善于调查研究,掌握和摸清实际情况和实际困难,使工作思路、工作举措符合实际;要善于重点抓、抓重点,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要坚持工作项目化,把工作当项目完成,从头到尾跟踪落实,扎实推进,做到有头有尾、又严又实;要小事抓起,从细处着手,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做到踏实、严谨、细致。
三是要有一滴接一滴的毅力。“滴水石穿,一滴不可弃滞”。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改进作风新常态,我们很多重点、难点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尤其是宣传思想工作,需要润物无声、长期熏陶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恒心。所以,我们要学习“滴水穿石”的精神,端正自身工作态度,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沉下心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要把作风建设作为重点,努力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做到步子不停、措施不松、力度不减,在细微处体现好作风、体现真担当。
四是要有以柔克刚的巧劲。“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水遇石则绕、遇堤则停、入渠而顺,当它积蓄力量时可以冲坝毁堤,将山川移为平地。善用巧劲、善于创新,是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动力,是披荆斩棘、成就事业的担当之剑。我们党员干部要以超越自我、解放思想为根本,祛除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观念,善于运用科学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要以因地制宜、开阔视野、熟悉下情、把握上情、了解外情为基石,把创新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以“创造性解决”为核心,将工作做出成绩、做出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讲道:“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干工作就要有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牢。”在从事外宣工作中,要经常性地参与各种活动,跟大量媒体记者打交道,工作能不能做好,考验着自己的毅力与担当,要始终把“滴水穿石”和“钉钉子”的精神贯穿工作、贯穿实践,才能赢得挑战和困难,把工作落到实处。
三、坚持心如止水,始终筑牢作风根基。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党员干部除了要学水利万物之能,更要抓住做人从政的根本,把“严以修身”落到实处,才能修“海纳百川”之德,在学习、处事和修为上作出表率。
一是要练就“海纳百川”的大格局。“海纳百川,日照万山”。“海纳百川”,是水的博大。胸怀博大作为一种政治品质、一种思想作风、一种人格力量,是我们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不管职务高低,党员干部尤其是我们年轻干部,始终要视野开阔,认清大局、围绕大局、服务大局,坚持在大局下行动,敢为天下先,有觉悟、有胆量,有雄心,有气慨,立志做大事。为此,我们要站在大局和全局的高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登高望远、别有洞天,这样才能真正开阔视野、打开思路。要不断拓展人生大格局,立大志向,少打小算盘;干大事业,少搞小圈子;长大智慧,少耍小聪明;怀大气魄,少耍小脾气,如此之来,“可为”之处将更多,“作为”也必将从此大不同。
二是要树立“润泽万物”的奉献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最大的品性是无私奉献而不求回报。我们党历来不缺无私奉献的好典型,远的有焦裕禄、牛玉儒、杨善洲等这些忠于人民、忠于职责的好党员、好干部,近的有我市的黄群超700多个昼夜援助新疆柯坪,心牵百姓,忘我工作,将生命定格在47岁;更近的有我们部里的张西廷主席,他身患重病,但始终一心扑在工作上,甚至在手术后还想着早点回来做工作,等等。这些党员干部都具有高尚的“利他”情操,甘当无名英雄,默默负重、不计报酬,虽肩扛大梁而不显山露水,重压在身而无怨无悔。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以他们为标杆,虽处于平凡岗位,但也要时时刻刻争做一名“人梯”,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在平凡岗位也能出大成果。在平时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苦事、累事、难事,年轻干部的奉献观就是面对这些事不推脱、不推辞,把工作当历练,把重担变重任,才能真正成长、成才。
三是要保持“心如静水”的好心态。水,朴实无华、处高就低,默默前行、不争不抢。纵观优秀党员干部,无不是保持谦和、谦下的心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民众之后。我们党员干部要保持谦和、谦下的心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想得透、看得淡,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要走群众路线,放下架子,常下基层,和群众掏真心、说真话,以谦和的态度赢得群众支持。要保持“利万物而不争”的心态,遇到困难争着做,遇到功劳多想他人,不居功自傲、不迷失自我,把荣誉让给他人,把快乐留给自己,努力在工作中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使沟通更加顺畅、协调更加有力、抓落实的成效更加显著。
保持大格局、奉献观、好心态,是生活和工作的基础。要继续深入地学习黄群超的奉献精神,把工作当事业,大公无私,心中有大局,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始终脚踏实地地把工作做好、做优、做亮;也要向身边的好同事张西廷学习,把自己的大事当小事,把公家的小事当大事,保持心如止水的心态,努力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来。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我们党员干部要从“上善若水”的处世哲学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从政哲学,努力践行“三严三实”,用心默默服务,不求取回报,不竞争得失,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
相关阅读
- 2017-01-11构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