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公共文化资源要向基层延伸
优质公共文化资源要向基层延伸
2016年12月30日 08:44:42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仲建忠
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让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人民群众享受基本相同的公共文化服务,首先要解决资源问题。要努力提升市、县两级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水平,延伸服务半径,拓宽服务范围,让农村的老百姓享受和城市一样的公共文化服务。
建设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分馆。设立一定的标准,在省级文化中心镇、常住人口10万人以上的乡镇和人口相对集聚的社区建设公共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统一提供资源、统一开放时间、统一服务项目、统一规范管理,推动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在县域范围内有序流通,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资源少、服务差的问题。
优化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建设集资源储存、资讯传送、互动交流、公众参与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把优质文化资源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彻底解决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资源旧、更新慢的问题。推广“浙江文化通”“嘉兴文化有约”“舟山淘文化”等网络平台经验,加强在线服务平台和移动终端建设,方便基层群众随时随地了解、参与公共文化活动。
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样式。统筹整合省内公共文化资源,引导优质资源走下去、活起来,逐步解决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资源单一、受众不多的问题。组织全省范围内的群星奖获奖作品基层行、高雅艺术进校园和专业院团下基层等活动,把省市两级的优质资源通过送的形式延伸到基层。深化“文化走亲”“流动文化加油站”,让县域范围内的公共文化资源动起来、用起来。
实施文化管理员下派制度。从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中选派有较高业务素养、服务基层能力强的业务干部,定期到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把先进的管理理念、服务规范、活动组织等传递到基层,手把手地传授给基层文化从业人员;举办面向基层文化管理人员的各类培训班,用一个人影响一群人,切实提高基层文化机构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建立基层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建立意见反馈箱、公开联系方式,通畅基层群众需求表达渠道,使公共文化资源的下沉服务建立在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的基础之上。尝试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动态反馈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围绕群众需要提供服务、根据群众评价改进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满意度。
(作者单位:浙江省文化厅)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2-28“锋领力量”激活惠民服务“一池春水”
- 2016-12-28“互联网+”指数告诉你,哪些城市“更...
- 2016-12-26整治党建“软骨病” 破解党建“三化”难题
- 2016-12-26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 人民群众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