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
2015年07月15日 17:57:00 浏览量: 来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 作者:张越 王晓宇
Q:本刊记者 张越 王晓宇 A: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冠巨
Q:传化集团是浙江较早成立党组织的民营企业之一,集团党委一直把“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这句话作为党建工作的核心理念,您能从您的角度为这句话作个解读吗?
A:“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是我们在实践中得出的体会,传化从1986年借款2000元起步,发展到目前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均超过200亿元规模,离不开党的引导。
每当关系到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时,经营组织也会有分歧或犹豫,这时党组织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提出意见,使企业的发展不会偏离政策的大方向;在传化,党建带领群团组织,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激发员工的热情、创新和活力,有力推动企业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传化很重视人的培养,把党群组织建设成为培养传化干部的摇篮,更是传化党建工作的一大特色,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党员被选拔到企业经营管理队伍中来,他们在各个领域和战线成为排头兵,从公路港物流的探索,到传化科技城的筹建,到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往往是党员冲在最前面,开疆拓土,为企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我们可以看到,在传化,党建在方方面面催化生产力的进步,实实在在转化为生产力,有效推动企业经营的发展。
对传化来说,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还鲜明地体现在对企业责任意识的培养上。创立伊始,传化和大部分企业一样,目标就是单纯的脱贫致富,但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再加上传化本来就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逐渐也把责任文化镶嵌到整支队伍的基因中去。这就是为什么当别的企业都把资本投到房地产时,传化却选择把资本投到农业这样能回馈社会的领域去了。同样的,我们今天看到的逐步壮大的传化物流事业,一开始也是责任使然,因为生产资料运输对区域经济的意义重大,但当时中国物流组织散、乱、差,我们觉得传化有责任把物流重新组织起来,这促成了传化在物流行业的持续开拓。
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贯穿在传化多年发展历程中的责任意识、大局观,进一步加强了传化创新发展的能力,保证了生产力提升的可持续性。
需要强调的是,思想和行为是并行的,但传化绝不是为了生产力才去做党建,20年的实践证明,做好党建工作最大的动力是企业源于内心的自发自觉。
Q:传化集团20年的党建道路,您觉得最重要的是给企业、给员工、给您本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A:今年对传化来讲是很特殊的一年,既是传化党组织建立20周年,也是习总书记批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5周年,同时,明年我们还将迎来传化建企30周年。
回过头去看,在传化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我们处处都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爱之情。1995年传化在地方党委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党组织,1998年,传化集团党支部升格为党委,是上级党委的领导亲自来企业挂牌;三任总书记或是亲自来到传化听取党建工作的汇报,或是对传化的党建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还有传化在党建、工会等各项工作方面得到的荣誉……这些都是党对传化实实在在的关心。
我属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从小就受到党的熏陶,真可谓生逢其时。刚参加工作时,逢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给了我们脱贫致富的机会,给了我们成就事业的舞台。对我来说,更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更让我感慨的是,当我们开始办企业时,党组织就不断走进我们企业,给予我们鼓励、教育和帮助,从而让我这个农家子弟和一个从家庭作坊起步的企业,很早就感受到了党的关怀。
1993年,组织上信任我,培养我,让我在萧山工商联、萧山政协任职;1998年,我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2002年,全国进行试点,我很荣幸,成为首批推荐的担任省工商联主席、省政协副主席职务的几个民营企业家之一。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关怀,促使我以更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力投入工作。
Q:今年是习近平同志就传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批示5周年,关于这个批示,您是怎么认识的,这5年里传化又是怎么做的?
A:习近平同志在对传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批示的当下就提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在传化,我们从未认为,企业和员工是简单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而是“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从一个小作坊起步,传化就有了朴素的“家文化”,2001年,传化提出建设新型劳动关系,致力于打造企业和员工之间和谐情感,2007年,传化被评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2009年,传化有了体系化的“和谐劳动关系纲要”,2010年,习近平同志对传化的批示,更是对我们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习近平同志批示传达以后,传化一直致力于建立企业和员工之间共赢共荣的发展新格局,持续深化这一工作。这些年来,我们把和谐劳动关系深化的重点放在了以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给员工创造更大的事业平台和作为机会上,放在了全面提升员工素质、不让员工在发展中落伍上,放在了激活组织、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积极性上。企业能想员工所想,员工也就会想企业所想,传化员工的这一点让我很感动。举个例子,2012年我们化工企业有一个车间,他们在“新型职工小家”创建活动中总结出了“责任心、感恩心、上进心、改善心、恒心”的车间班组文化,为了改善工作,他们每个月都搞提案,而且提案在班组成员中覆盖率很高,为持续改善,每个员工成天都在想怎么才能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增加收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最大收获是让我们有了健康向上的员工队伍,这种有幸福感、有责任感的队伍是摧不垮、打不烂的,他们能经得起诱惑,也能扛得住压力,自然也会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站在新30年的起点上,也是站在传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点上,而和谐劳动关系正是关系企业这艘航船能否乘风破浪的压仓基石,依靠员工的力量,正是转型创新的传化迈向新时代的强大动力。
Q:明年传化集团将迎来企业创设30周年,现在企业上下正在热议未来的30年发展,那么对于企业党组织未来的工作,您寄予什么样的希望?
A:时间过得很快,传化党建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我首先感恩党组织对企业的帮助,传化创办30年,党组织和传化相伴走过了20年。在此,我一方面希望党组织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开展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也希望党组织带领党员在今后的道路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起到先锋作用。
传化需要党组织的声音,需要党组织帮助开展工作,需要党组织走进我们的员工。我们在决策层面有董事会和党委会的联席会议,每年的工作部署都要一起商议,每个月的工作也都要互相通气。
我希望传化集团的党组织和经营组织在未来能继续秉承“目标同向、作用互补、相互监督、共同发展”的16字方针,工作更贴近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更贴近企业员工的需求,更贴近企业的创新发展。企业的党组织和经营组织应该是并肩作战、并驾齐驱的关系,工作虽各有侧重,但目标永远一致。
传化党组织目前在物流基地做的工作就非常有意义。传化各地的物流基地容纳了一大批经营企业,在他们的员工群体里有大量的流动党员,针对这个实际,传化的党组织几年前就开始探索一项“开放的堡垒服务流动的党员”的工作,在传化的物流基地建成了“蓝领e家”和“区域化党建服务中心”。这些党建工作很有成效,物流基地里,企业和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由于有了党组织与党员的沟通,距离感拉近了;有了党组织和党员在规范市场中发挥的作用,形成了正向的凝聚力。目前,传化集团全国物流港的布局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在物流基地建设到全国的过程中,我希望传化的党组织工作也能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展,把它一贯以来的影响力带到各地,切实地发挥作用。
我相信,在新常态之下,传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我个人也将把对党的感情倾注到全力支持企业党建上,倾注到员工关怀与履行社会责任上,倾注到推动自身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上,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党和政府、回报社会、回报员工。
□记者手记
传统在左,革新在右
不大的会议室里,徐冠巨温厚的声音不时响起,但我的注意力总被他的手夺去,那双净白圆润的手安静地叠放在桌上,实在是“儒雅”得有些可爱。
徐冠巨曾用“儒雅”来形容杭商,但也有不少人愿意用这个词来描述他。然而与他交谈后会发现,“儒雅”并不能完全涵盖徐冠巨带给人的感觉。
作为60后,同时是一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的掌门人,徐冠巨骨子里其实抹不开对传统的坚守。因为传统,他重视感恩,所以在其他企业一头扎进房地产时,他选择进军农业、开拓物流;因为传统,他关心员工,塑造传化的“家”文化;因为传统,他重视党建,让红色基因在企业的灵魂里扎下根;因为传统,在融资创业大爆发的时代,他却坚信,企业存在的意义不只是赚钱,更是为了社会进步。
然而,他又突然话锋一转,一直放在桌上不曾挪动的双手也打开来,在空中划出一个圆。
“传化是尊重时代性的企业,现在走的是‘物流+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作为传统企业,我们也面临着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的关键就是要拥抱信息化、拥抱互联网。”徐冠巨很轻松地说出这番话,反而搅得我们有些跟不上节奏,末了,他又补一句,“对于我个人来说,追赶时代,就得从改变自己开始。”
我们在很多企业家身上看到过坚守传统带来的坚韧,也在很多创业青年身上看到过追求革新磨砺出的锐气,但是我们很难看到这两个有些对立的品质同时在一个人身上显现,而这,也正是徐冠巨的可贵之处。
他的侃侃而谈得到在座人的一致认可,有人提议说,他可以给企业家或年轻的创二代上一回党课。徐冠巨笑了,但随即摆摆手:“其实一个人讲没用的,搞党建需要更多的人现身说法,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氛围。”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