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莲:民企必须跟党走
陈爱莲:民企必须跟党走
2014年12月15日 17:02:00 浏览量: 来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 作者:张越
Q:今年5月,您在首届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阐述自己对于企业接班人培养的思考时,说到,“在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要让二代留在国内,深入了解国情,再去出国深造,培养全球化的视野”,我也知道您曾经把儿子送到浙江省委组织部组织的新生代企业家培训班,去到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您希望他们担负起怎样的责任,传承到怎样的价值观,又能够在哪些方面超越您这一代?
A:我十年前就提出来,如果是“富二代”,这个企业肯定没未来,要是“创二代”,才能有生存的可能性。
“富二代”就是坐吃山空、挥金似土,“创二代”在原有基础上还有提升和发展的空间。一个是享受型,一个是创造型。只有创造型的企业才会辉煌,你要是想安逸了,那你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现在非公有制企业的接班人比较多,因为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几年了,第一批创业者已经五六十岁了,大部分人都面临着接班,但第二代想不想接呢?我看想接班的在50%左右吧,还有一半的人是不想接的,为什么,因为他有“富二代”的概念在脑子里,或者看到父辈创业太辛苦,就不愿意了。还有就是出国留学回来以后观念变了,思想和中国文化也有差异了,或许他做二把手、三把手没问题,但要他做一家企业的最终接班人,一般没用。
创二代回国以后,怎样来传承自己的企业呢?这是很多企业家烦恼的事情,天底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一要孝顺,二能撑起一片蓝天,甚至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为什么在传承的过程中会这么难呢?
第一是时代的原因,两代人有代沟;第二,是创业者和接班人有区别,创业者如果有什么事,首先想到的是我的企业怎么办,他对企业有很强的责任感,正因为有了这种责任感,企业才有生命力。但是接班人就要分情况了,责任感强的接班人会觉得我要青出于蓝胜于蓝,但这种人比较少。第二种人会觉得,给我这个岗位是可以的,但是要我像父辈那样辛苦是不可能的,这种人有责任感,但是怕累,没有毅力,这样的人接手企业,有可能做不好。还有一种,纯粹就是我不做了,原来我看我父母还很风光呢,现在一做那么辛苦,我为什么要做?
我父母都是共产党员,从小就教育我,做事一定要认认真真,要有奉献精神。万丰20年了,困难肯定遇到过,但要看你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我认为,有困难才需要我,有困难我才有价值,如果我一碰到困难就想逃避,还有什么资格坐在这个位子上?坐在这个位子上你就得负责,至于怎么解决,那是靠智慧和能力。
Q:作为先进制造业领域为数不多的“杰出女性”,“浙江商人佼佼者”,您觉得女同志应该注重哪些修养?
A:女同志首先要自尊、自强、自重、自立。我把自尊放在第一位,自尊就决定了你成功与否。自立我从小就有意识,我爸爸把我当男孩子培养,当了一把手以后就要把自己的性别去掉,到了公司,我就是公司的董事长。
Q:万丰如今的市场覆盖海内外,一路走来,您是不是觉得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A:万丰现在是阶段性的梦实现了,万丰梦是构筑百年企业,但并不是说只做100年。万丰的愿景是“营造国际品牌,构筑百年企业”;落地是“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核心是“永恒提升价值,不断奉献社会”。这三句话决定了万丰梦的实现方式。但是万丰梦也是阶段性的,为何阶段性?我拿100年三代人来讲,保证每代人有1到2个项目。从万丰的情况看,我们过去的20年可以分为4个五年规划,我们展望未来20年,也是4个五年规划,如果所有规划都实现了,说明我们5年前制定的方向是正确的;如果完成不了,战略就得调整。我们这个体系已经非常规范了。
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中国梦,其实是伟大的复兴。但作为我们企业来讲,既然是社会的一份子,就该按照中国梦的方向努力,不是百年企业才算一个缩影,我觉得每个五年都是一个缩影。这次去印度甚至欧美,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真的扬眉吐气了,人家都尊敬我们,这是因为咱们的大“家”强大起来了,所以我坚信,未来的20年一定会更好。
记者手记
勇于追梦
前一天夜里,陈爱莲刚刚从印度回来。这次的印度之行,由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率队,陈爱莲作为浙江代表团的成员之一随行,并和马云一起作为企业代表在中国浙江-印度企业交流合作大会上发言。
等候之际,我看着走廊墙壁两侧的照片,不禁好奇,这位在中国福布斯榜上有名的女性究竟是什么性格?因为在一张张集体照中,你总是能一眼就看到她,鲜艳显眼的服装,高高的个子,背挺得笔挺,活力四射。
走进办公室,她玫红色的套装立马吸引了我的眼球,她放下粉红色的手机,友善地伸出手来欢迎我。
我们的谈话从这次的印度之行开始。陈爱莲饶有兴致地谈起她从印度带回的菩提树。她说起自己怎样把它们像宝贝一样带到国内,怎样把它们仔细地种在自家门口。
她把双手合十放在下巴下,头一歪,笑着讲了一个有爱的细节:“早上我推开门看见它们,就跟它们说,欢迎来中国,中国跟印度一样,只不过我们的天更宽广、地更肥沃,你们一定要健康成长。”
我想象着那个画面,然后和在场的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陈爱莲是个胆大心细的人,她能谨小慎微地造梦,也能放开步子去追梦。在万丰奥特20年的发展历程里,困难何其多,但是对于陈爱莲来说,困难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就是必须击退它。逃避,是她最看不上的行为,也是她人生哲学中的大忌。
更难能可贵的是,陈爱莲对自己的每个角色都用心体会:谈企业,她能谈到企业20年内的4个五年计划;谈儿子,她能把优点、不足一口气数出……她用“老共产党员”称呼她的父亲,于她,那是一个标杆,也是一盏明灯。
作为一个真正的大忙人,在这一点上,她做得却比许多人都好。
集群造梦的时代,动嘴的总是比动手的多。面对梦想,有的人未老先衰,畏畏缩缩;有的人只争朝夕,却难免患得患失。究竟什么才是追梦的正确姿态?
陈爱莲说,甩掉你的包袱,迈开你的腿,追梦,即刻开始。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