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摄影展牵起160多年前的迁居故事

2024年10月29日 18:24:16 来源: 作者: 通讯员 陈培培 摄影: 刘国居 余文华 孙加英 姜光树

  大榕树下的挑担阿嬷、顺溪镇的黄年糕、鳌江畔的划大龙……日前,“百年故园,岁月回声”故乡情摄影展在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石马社区举办。一张张反映平阳县风土人情的照片,竟让一群“杭州居民”眼眶湿润。这背后有着怎样故事?温州平阳籍摄影师鲍小红是这次摄影展的发起人。经她多方查证,160多年前有一群平阳人从老家迁居到杭州,至今他们的后人还会说一口流利的平阳方言,保留着许多平阳人的生活习惯。她的这一发现,源于3年前的一次偶遇。

  摄影展现场

  300米墙绘背后的平阳人后裔

  摄影师鲍小红曾经是一名新闻记者。3年前,她偶然经过杭州石马社区的一条路段时,突然被长达300米的墙绘吸引住了,因为其中大量篇幅展现的是“平阳风采”——碧海仙山南麂岛、南雁荡山、平阳木偶戏……身为平阳人,她对画中的这些地方十分熟悉。

  “这是杭州的一个社区,墙绘上怎么都是平阳风光?”出于职业习惯,当天,鲍小红与社区的老人们攀谈了起来,这一聊更惊讶了,老人们竟都说着一口流利的平阳话。原来,石马社区许多居民的祖辈是160多年前迁居于此的,除了石马社区外,留下街道的小和山社区等5个社区也生活着许多平阳籍后裔。而且这些居民大多未曾回过平阳,对家乡平阳并不发解。

  这个发现让鲍小红久久不能平静,迫切想探寻杭州与平阳之间的渊源。然而,她在网上多方搜索,却没发现什么可用的资料,仅仅是在一篇介绍小和山乡风民俗的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小和山除了温州平阳方言的保留,这里的居民还沿袭了平阳的一系列生活习俗,尤其是红白喜事风俗跟平阳一模一样。”

  这个发现如同一颗种子,在鲍小红心中生根发芽,“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很想为他们办一场家乡摄影展,让他们看一看家乡,了解家乡,更想让两地人再牵手。”

  摄影展现场

  148张照片展现平阳风土人情

  今年,鲍小红把这一想法告诉了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友国。张友国听到鲍小红“想利用展现故乡平阳的摄影作品搭建起石马和平阳文化走亲的桥梁”的想法时,当即表示支持。鲍小红与石马社区党委书记郑书平也建立了联系。

  确定“摄影展可以办”后,接下来就确定“展什么”的问题。作为土生土长的平阳人,鲍小红积累了不少符合“家乡”这一主题的照片。但是,要办好这样一个摄影展,仅靠她一个人的作品是不够的,于是她找到在杭平阳籍摄影家洪玉畅、王晋、倪宝道等人,表达了自己办展的初心,大家一拍即合,建立打了一个“石马摄影展筹备组”的微信群。

  “我们线上线下多次研究讨论,每个人都把自己过去拍摄的有关平阳的作品找出来,再反复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鲍小红告诉记者,在挑选作品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还是有一些重要地点、场景没能体现出来,又专程回到平阳进行拍摄。为了能够挑出最能代表平阳风土人情故事的照片,他们还邀请平阳县摄协主席王玉璜、著名摄影家欧阳世忠作指导,从2000多张片中选出了148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今年10月12日,由杭州市摄影家协会、温州市摄影家协会及平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百年故园,岁月回声”故乡情摄影展,在石马社区开幕。此次摄影展分为《人文景观》《山海平阳》《乡风民俗》《浙南红都——平阳》4个板块,展期6天,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当地居民前来观展。

  “上个月我还回到过平阳祖地——凤林村。”开幕式现场,石马社区党委书记郑书平说,160年前,平阳的祖辈来到杭州开垦出6个村,如今成为6个社区,正是现在留下街道附近区域,而石马社区正是其中之一。在此次影展中,他找到了故乡凤林村牌坊的照片,感慨之余为讲起了家乡的故事。

  摄影展现场,左为鲍小红

  一段段故事诉说石马与平阳的“血脉相连”

  “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平阳话有着很多变化,不同乡镇说的话各有不同。摄影师洪玉畅、王晋说的平阳话与石马社区平阳后裔的语音语调最为接近。影展上,洪玉畅充当了“翻译官”,为前来参观的老人讲解照片背后的故事。一位87岁的老奶奶,让他印象尤为深刻。“老人家是下午1时多,由儿媳妇陪来的。”洪玉畅告诉记者,老奶奶说自己10多年曾回过一次平阳,去过南雁荡山,对于家乡的印象也仅停留在那一次,如今年纪大了,也没什么机会再回去。这次听说有摄影展,就让儿媳妇陪她过来,透过照片再看看家乡。当天,洪玉畅陪着老奶奶等人参观,为他们细细讲解每张照片。

  摄影展现场

  “其实,我们在筹备这次摄影展的时候,走访了许多石马社区的平阳后裔,发现他们许多人都没回过平阳,对家乡的了解只停留在字面。只有少部分人‘寻根成功’。”洪玉畅说,石马社区居民、70多岁的柯老伯就是在2021年通过老族谱等方式找了自己在温州的亲友。柯老伯记得祖辈们说过,当年从平阳那边迁过来的有四大姓:郑、张、柯、鲁。柯姓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四代。这么多年,柯家人除了还说着平阳话外,很多生活习惯也和平阳人一样。另一位郑老伯说,他不清楚的自己祖辈从平阳哪里搬到石马,只记得祖辈说当年是逃难挑着两个箩筐过来的。而今,他们一家人也都说平阳话,过年过节等生活习俗也保留着祖辈的习俗。

  “我们通过镜头记录下的,不仅是平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鲍小红表示,此次影展以镜头为媒传递乡音,助推石马和平阳两地跨区域之间的文化传承。

责任编辑: 郑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