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浙江人: 从“风景”到“风尚”

2017年10月29日 09:23:05 来源: 宣传半月刊 作者: 胡笛

  五毛钱能买什么?在浙江衢州黄坛口乡的毛师花奶奶的早餐摊上,五毛钱是一碗香醇的豆浆,是一个金黄的蛋饼,是一个软软的糯米粿。这位83岁的老奶奶,坚持24年每天都到当地一所学校门口卖早点,而且从未涨过价。当地人亲切地称她为“早餐奶奶”。

  毛师花今年83岁,家住浙江衢州。从1993年开始,毛奶奶就在该市黄坛口乡中心小学附近摆早餐摊。

  24年前,5毛一份的早餐价格不算便宜;但放在今天,5毛早餐恐怕是最便宜的早餐了。奶奶说,涨价了,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们会吃不饱。

  毛奶奶有两儿两女,子女们都在城里工作。儿女们多次想要接她到城里去享福,但是,被毛奶奶拒绝了。她就怕孩子们早上吃不好饭。劝说无效,子女们只能以另一种方式成全老母亲,为她添置面粉、糯米等各种早餐原料。

  在黄坛口乡,毛奶奶的好心肠赢得了村民的敬重,很多村民以各自的方式支持她——将自产的猪肉、鸭蛋等食材以成本价卖给她。

  村民们都说:“让孩子们吃毛奶奶的早餐,我们放心。”

  她的事迹经央视报道后,感动了无数网友。

  2016年3月,毛师花被评为“浙江好人”;2017年7月,她被评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9月,毛师花成为第五届浙江省道德模范。

  毛师花是许许多多“最美浙江人”当中的一员,他们用善行温暖浙江大地。越来越多的浙江人开始期待每个月15日的到来。在这一天,省文明办会发布“最美浙江人”榜单,向过去30天里给人们带来感动的好人们致敬。

  在第二故乡宁波北仑累计奉献2000多小时志愿服务和18400毫升鲜血的安徽小伙朱治平,陪伴革命老区孤寡老人过年的温岭大学生江雨佳,遭遇意外时守望相助的金华市磐安县万苍乡雅庄村村民……这些平凡的面孔和他们的故事一道,通过这张榜单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浙江的名片。

  “有人说,是我用壮举播下了爱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长大。我知道,这种感动,其实是对真善美的渴望、对人间真情的期盼。”6年前,刚刚成为母亲的吴菊萍,在千钧一发之际接住高空坠楼的女孩妞妞,感动了所有人,可在她看来,这代表的是人们对向善风尚的一种期盼。

  2012年10月以来,浙江开展了“发现‘最美浙江人’、争做‘最美浙江人’”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不断完善选树先进典型机制,一大批“最美典型”如钱江大潮,不断涌现,生动展现了浙江“最美”由“盆景”到“风景”、由“风景”到“风尚”的渐变。2012年至2014年,浙江的先进典型连续三年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央领导接见,并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继“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之后,2015年浙江省皮防所上柏住院部医疗团队、2016年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万少华医生,先后获得中宣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截至2017年5月,浙江省已产生9位全国道德模范、40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104位浙江省道德模范。2015年起,浙江不定期发布各行业“最美人物”,目前已发布11个行业140多个最美人物或群体。

  2014年,浙江出台《道德模范评选和待遇若干规定》,随后,全省11个市及89个县(市、区),都出台了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关心关爱机制,或建立最美人物关爱基金,让“最美浙江人”“好人有好报”,在全社会营造礼敬、关爱“最美浙江人”的浓厚氛围。

  正如专家所言,浙江“最美人物”的群体呈现,是独特文化基因、健全制度安排、良好环境氛围、有力典型宣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的义举告诉所有人,浙江人不仅创造了物质富裕的经济奇迹,还在建设精神富有的道德高地。发现最美、崇尚最美、传递最美,已成为浙江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

责任编辑: 季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