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五年 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

2017年07月25日 18:09:21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胡笛 整理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不懈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教育、坚持不懈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普及、坚持不懈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阐释,创造了思想理论建设薪火相传、星火燎原的喜人局面。

  省委书记带头解读“八八战略”

  “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主题。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我接任省委书记后调研第一站就选在余村,目的就是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教诲,进一步坚定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等重要思想的信心和决心,奋力推进浙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5月10日,省委书记车俊的署名文章《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刊登在《浙江日报》上。

  省委书记带头解读“八八战略”,营造了全省上下深入学习、宣传、研究“八八战略”的浓厚氛围。5月19日,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省社科联联合举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八八战略”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和全省社科理论界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系统总结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实践经验和启示,认为“八八战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战略部署,其成功实践极大丰富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两者有着天然的内在统一性。理论渊源一脉相承,蕴含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论品格;科学内涵内在一致,两者内容基本吻合、内涵本质相通;价值指向高度统一,真正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思想方法一以贯之,都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典范。

  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车俊强调,“八八战略”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是推进浙江各项工作的总方略,管方向、管长远、管全局。必须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与会代表形成的一个共识是:这些年浙江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归根到底靠的是持续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浙江未来发展要再上新台阶,仍然必须依靠“八八战略”的指引。

  五年来,我省坚持不懈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教育。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省委中心组共组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专题读书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专题培训班等20多次集中学习。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理论中心组学习的意见,实行中心组学习情况通报制度,建立“学习在浙里”网上交流平台。五年来,对约2000名省管干部、3万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集中轮训。县处级以上党委中心组共举办学习培训班、研讨班、读书班500多期。在中央召开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党委中心组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等会议上,我省都作典型交流发言。

  希望我们都书不离身

  在仙居,新华书店成了孩子们的好去处 王华斌 摄

  近段时间,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的翁佳薇同学开始试着读法语原版的《红与黑》,这是习近平在青年时期爱读的书。在学校宣传栏推荐的青年习近平阅读的书目中,她发现了很多值得一读的经典。“《红与黑》是青年习近平上山下乡时期在乡村教师那儿发现的书。他热爱阅读,比如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他跑了三十多里路才借到手。”翁佳薇说,“‘多读书,读好书’是从小听到大的一个道理。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像习总书记一样书不离身的人。”

  去年底,《学习时报》连续刊载《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采访实录。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认为,采访实录生动展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真实感人、启迪心灵,对青年大学生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为此,学院组织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自觉学习青年习近平的优秀品格,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五年来,我省坚持不懈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普及。坚持和深化省领导到高校开展形势政策宣讲制度,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省领导作形势政策报告120场次,25位厅局级干部担任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组织各级党委宣讲团赴各地巡回宣讲成为常态,全省千支宣讲团万名宣讲员进基层和农村文化礼堂,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理论宣讲,杭州最美现象宣讲团、余姚小载体宣讲团、温州市民宣讲团、台州黄岩乡村文化大使宣讲团和斯国新、郑雪君、施小荣等人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全面推进“百所高校结对县(市、区)暨百万大学生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活动,全省105所高校和90个县(市、区)完成对接工作,3万余支实践团队、40万余名大学生和5000余名教师参与其中,活动覆盖1118个乡镇、街道,服务群众157万人次。

  浙江文脉,薪火相传

  杭州市体育场路347号,浙江出版大厦2015室。8年里,有一群年轻人一次次将目光投向浙江文脉的深处。

  在这间不足60平方米的房间内,来自浙江古籍出版社的80后编辑团队常年埋首故纸堆,焚膏继晷点校整理,钩沉千年“浙学”文脉。今年3月,1.2亿文字、500册《浙江文丛》一期工程全部完成,团队旋即投入到紧张的二期工程中,《傅云龙集》《徐一夔集》《杨维桢集》等9种新书将于近期整理出版。到2020年,这套丛书总规模将达800册。

  这是一本“过去之书”:系统收录1911年以前数百位浙江文化史上文化名家的著作以及研究浙江的经典著作,涵盖哲学、文学、史学、教育、科技等学科。这也是浙江人文历史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规模最大的出版工程之一,是浙江历代文献经典的第一次全面整理出版。

  薪火相传,弦歌不绝。

  五年来,我省坚持不懈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阐释。始终把学习研究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与学习研究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召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10周年座谈会、红船精神研讨会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八八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实践研究、“浙江省‘五水共治’实践研究”等项目入选全国“马工程”重大课题,有的已形成成果。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开展“中国梦与浙江实践”重大研究,已出版七卷本200多万字系列丛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一期全部完成,出版各类专著550余部。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全省有18家高校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省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升格为15家国家级研究中心之一。出台《关于加强浙江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成为全国高端智库。

责任编辑: 季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