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高青年的百年进击

2021年08月20日 15:05:01 来源: 非原创稿 作者: 杭高校史馆馆长 周小锋

人物介绍:周小锋,杭州高级中学历史教师,杭高校史馆馆长。

  百廿杭高,与党同行,杭州高级中学校史中曾有过这样一帮革命进击的杭高青年,在聚散之间勾勒出中国党史百年的时代风华。

  百年前的杭高叫做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人称小蔡元培的经亨颐在校园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主张“人格教育”,实行“与时俱进”的教育方针,因而,在改革中涌现了这么一批百年前的90后。首先是“金刚”教员陈望道,他在新文化改革的战力绝对堪比金刚,宣扬国文改革,引导学生创办进步刊物;还有三位90后绍兴青年也同样亮眼,“3W”分子俞秀松,凡事探求who,what,why,求知欲旺盛,他在这座校园踏上了一条追求真理的道路;学联“顶流”宣中华,何为“顶流”,集才华与颜值一身,在学生队伍是学生的代表,走进农民是农民的代表,走进工人是工人的代表;还有卖报达人梁柏台,他与汪寿华等一师同学组织和参加了全国书报贩卖团,推销进步刊物。

  以学生施存统一篇《非孝》为导火线,点燃了一师风潮这团烈火。经历这团烈火洗礼的青年们,在踏出一师校门后,在革命的历史天空璀璨闪耀。

  时间切至1920年初,在义乌分水塘,《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诞生了,陈望道品尝到了真理的味道,化为千秋巨笔,点亮了信仰之光。与此同时,俞秀松,施存统等四位浙江一师青年告别了校园,不远万里来到北大附近斗鸡坑胡同的一处民宅,参加由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发起的“工读互助团”的实验,他们志趣相投,同甘共苦。历时两个月,实验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一场伟大的失败,让这些游离于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的青年们真正转向马克思主义,探寻一条从根本上改造社会的道路。于是俞秀松、施存统这对一师的红色双子星来到了上海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5月,俞秀松、施存统、陈独秀、李汉俊、陈公培等5人开始筹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于8月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共产党组织。同月,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叶天底等8人在渔阳里6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共青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此时的他们是象征希望的星光,迎接着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我们再把时间切到1927年。曾经是浙江一师风云人物的汪寿华已是上海总工会会长,在四一二政变前夜,他在上海枫林桥畔遭到了青帮头子杜月笙的暗杀,成为“四一二”政变第一个牺牲的共产党员。他曾经的同窗好友宣中华也在此地英勇就义,曾经的学联“顶流”已成长为浙江国民革命的中流砥柱,他死前曾说:“中华今为革命而死,虽死无憾!”上海枫林桥,这里见证了杭高青年对革命的碧血丹心,此时的他们是至暗时刻的星光等待黎明。

  时间最后切至1935年。昔日的卖报达人梁柏台成为了红都瑞金的法制先锋,人民政权第一位司法部长、检察长,第一部红色宪法起草人。此时的红军已经开始长征,梁柏台听从组织安排,坚守苏区;而此时的新疆,迎来了“誓做东南西北人”的俞秀松,在祖国的边陲,天山南北,俞秀松成为了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伴侣安志洁,革命与爱情同行。

  杭高校史中这些历史片段让我不禁想到海子的诗《以梦为马》,以梦为马的杭高青年们在革命进击中度过了漫长黑夜,迎来了1949新中国的到来。1949年有11位不再是青年的杭高人参加了开国大典,相较于无数曾经同行的零落故交,他们何其有幸!

  百年党史,百年峥嵘,杭高的红色基因与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作为了新一代杭高青年,我们准备好了在新的百年奋斗进击!


责任编辑: 林雨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