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博览会工艺周来了

300个项目 400位非遗传人参加

2019年09月21日 10:12:34 来源: 作者: 本网记者 余晓叶 通讯员 丁红兵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新闻发布会

  9月20日至9月24日,大运河文旅季——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以下简称博览会工艺周)将在杭州市拱墅区举行。本届博览会(工艺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展览期间,将有来自日本12个传统工艺项目26位工艺家,我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澳门地区共300个项目、400位非遗传承人、相关从业者等参加系列活动。

  本届博览会工艺周以“创·美好生活”为主题,以“创物、创业、创新”为主旨,从活动定位、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提升,注重非遗与旅游融合,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表达,转化创新作品的集聚与传播。努力打造具有时代特色、集聚人气、富有活力的非遗展会,为新时期非遗展示传播与传承发展作出实践探索。

  据介绍,本届博览会(工艺周)主体活动以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沿岸为核心区,形成“一馆多点”的带状布局模式,“一馆”即运河文化艺术中心,为本届博览会(工艺周)的主展馆,先后举办开幕式、系列展览、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等活动;“多点”分别为桥西历史街区、运河文化广场(大运河博物馆)、运河祈利酒店等,开展系列展览与学术研讨活动。

  “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十届,基于10年来的不懈努力与积极探索,本届博览会工艺周更注重与旅游融合。在活动举办场地的安排上,作为旅游景点的桥西历史街区成为活动举办地之一,做到活动与旅游物态、业态的结合。在博览会内容整合上,注重吸收与旅游相关联的非遗产品、衍生品参展。此外,面向全省开展“传承者少年·研学游记”活动,探访“四条诗路”上的浙江非遗经典旅游景区(景点),在景点地区开展亲子家庭与非遗互动,小朋友们将以“游记”的形式写下研学游的感受,并在博览会中展示出来。通过与旅游的融合,进一步发挥非遗博览会吃、喝、玩、乐、赏、购、游的综合功能。

  本届博览会(工艺周)在组织上,强调“上提、下沉”,即以“一馆多点”的空间设置为基础,展馆内部空间的展览在品质“上提”,充分发挥非遗多样化的特性,同时让活动“下沉”,即从展馆走出来,进入居民社区、历史街区、文化广场、现代商业体等,以物品、技艺为展示主体,以活态、互动体验为展示为特点,运用不同的场景空间举办活动与社群积极互动。我们将在杭州市上城区等地开展非遗进社区系列活动,在拱墅区桥西历史街区开展中医活动,在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开展运河沿线省市非遗展,在现代商业体举办非遗市集等。通过不同空间、不同场景、不同内容的结合,发挥非遗的优势,强化与社群互动,从而提升非遗活动的丰富性与生动性。

  另外,本届博览会工艺周将通过开展薪传奖传统工艺大展评选,在各地申报、专家评选的基础上,遴选创新成果参展,注重与引入全国非遗研培计划成果参展,与社会专业机构(团体)开展合作等方式,确保每届博览会(工艺周)非遗创新成果的集聚与传播。


责任编辑: 余晓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