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赞:好“艺品”离不开好“人品”

2019年05月15日 12:32:19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本网记者 季方

王赞作品《夏尔西里之春》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3月29日下午,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在萧山区文化中心为杭州的文艺工作者们作了一场题为《知止后返》的宣讲,分享他30多年来的创作感悟。

  30年来,王赞始终以“知止后返”作为艺术创作的追求,走进人民的火热生活,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创作出《时代领跑者》《钱塘江大围垦》《河姆渡文化》《定海保卫战》等一系列书写时代、歌颂人民的精品力作。王赞说,“崇德尚艺”不是一句口号,关键是要坚守创作的初心,画好画、教好书,用过硬的专业能力展现风采,影响社会。

  一起听王赞讲述“崇德尚艺”的故事。

  有“好艺品”

  也要有“好人品”

  记者:“知止后返”应作何理解,为什么选择“知止后返”作为您的宣讲主题?

  王赞:《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止后返”这个词就取自这里,寓意要以高尚的德行来引领生活、创作的每一个环节。

  这个词是我30多年创作、从教的切身感悟。高尚的品格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做人、从艺都需向善。在当今物质丰富的年代,时刻保持清醒的创作态度,保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衡,这是需要每位艺术家努力的。

  记者:在您的求学和创作经历中,有哪些给您带来深刻影响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王赞:中国美院的历代名家名师都为我们树立了极高的标杆,如林风眠、潘天寿等都是“崇德尚艺”的高峰人物。

  潘天寿先生的创作体裁和笔法都是极具独创性的,他首开巨幅国画创作之先河,创造性地运用“指墨”笔法,他是一位创新者。潘天寿晚年受到批斗,在离开老家临海的路上,在烟盒上写下一首诗:“千山复万山,山山峰峦好。一别四十年,人老山未老。莫以幽房窄,心随天地宽。倘能免罗织,自古有沉冤。”在那样的境遇之下,仍保持如此的胸怀,足以彰显他人格的伟大。

  中国美院老院长莫朴、肖峰,中国画系老教授舒传熹、艺术人文学院教授范景中等等,这些“艺品高人品更高”的前辈,都是我们的“引路人”。


  以“德”引领“艺”

  也要以“艺”滋养“德”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您怎样理解“德”与“艺”之间的关系?

  王赞:“德”和“艺”是融于一体的。如果从创作伊始就以“德”作为引领,那么所想的任何题材都会是阳光的、正义的、有使命感的,这样的创作就会是有底线、有温度、能展现个人情怀抱负的。

  艺术创作中,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品格,独立、坚强、刻苦、包容都是促成创新的重要要素,忍得住寂寞踏实而行,创新的成果就会不断涌现。优秀的作品是与优秀的人品同时出现的。

  记者:为了创作,您曾经6次进藏,多次赴甘肃、青海写生,其间还要忍受高原反应。这些行走和创作的经历,是否也激励着您崇德向善?

  王赞:没错,创作就是一个不断追问的过程。我经常会问自己:“我在画什么?我想表达什么?”反问到这,如果还将视野局限于小书斋,那么绘画的题材也一定局限于小书斋。

  我画《夏尔西里之春》时,把新疆美好的舞蹈和晶莹的冰川结合起来,看似是表现舞蹈,其实是表现自然和人性的融合之美。多关注社会和自然,多走进生活,这样的创作自然会是有血有肉的。

  我多次走进西藏等地,不断思考、不断追问,不断地涌现出表达的愿望和创作的激情。你说是“德”引领“艺”,还是“艺”引领“德”,我认为就是两者之间的不断追问。


  有创作“高原”

  也要有时代“高峰”

  记者:近年来,您参与了“时代领跑者”“百年追梦”等国家和省级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您认为艺术创作与时代发展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王赞:艺术创作无疑是反映时代的。2014年底,中国美院接受委托为50位五一劳动模范画像。要在同一画面中展现50个劳动模范的工作生活场景,这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团队4人曾一度陷入困境。但大家坚定信心,明确分工、同心协力,最终完成巨幅创作《时代领跑者》。2018年底,这件作品亮相于“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现长期陈列于国家博物馆“领袖与人民”主题大厅。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总书记是希望我们创作出能够代表中国向世界介绍的新作品,这需要具备深远的眼光、开阔的视角、先进的手法。新时代需要新作品,艺术创作也应有接轨世界和未来的态度和胸怀。我们要形成中国人特有的看待世界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新的艺术表达,展现伟大的时代风采。

  记者:如何引导年轻艺术家“崇德尚艺”,您有哪些思考?

  王赞:年轻人首先要有高远的境界,要保持初心,保留对艺术的真诚。其次要坚持,创作的过程是寂寞的,是听不到喝彩声的,除了坚持不懈,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成功。

  年轻人应该以榜样作为自己的支撑,想到榜样就会有力量。每当我陷入低谷时,想到舒传熹老师一生平淡如水,即使没有画室也能潜心创作,我就备受鼓舞。年轻人要以榜样为镜子,有目标,有理想,把高尚的道德融入艺术创作之中。

 

责任编辑: 季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