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 | 走访要“进”到心底“帮”在实处
网评 | 走访要“进”到心底“帮”在实处
2025年01月03日 17:40:04 来源: 平湖市独山港镇 作者: 袁秋杰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广泛开展救助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走访慰问,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凝聚党心民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问民所需,答民所疑,解民所难。
以心换心,交心谈心暖人心。走访慰问不能流于形式,搞“剧本式”走访,摆摆样子、拍张照就了事,而是要通过走访实实在在地为困难群体排忧解难。各级党组织要做好走访慰问前的各项摸排工作,全面掌握困难群体的家庭基本情况、思想状况、困难原因等。走访慰问不仅是对米油果蔬等物质上的关心,更是深入了解百姓所思所想的调查研究。在走访过程中,党员干部要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不讲“官话”只讲“土话”、不讲“客套话”只讲“心里话”,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此外,要主动搭建平台,让老党员、老干部发挥余热,向他们“虚心”求教,获取工作良方。
解疑释惑,宣传政策增信心。“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是走访的关键。政策的宣传不能浮于表面,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对群众对政策的疑问,要耐心地进行解释,通过生动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谈清楚困难群体扶助政策、讲明白具体帮助措施。要把涉及医疗、民生、养老等惠民利民政策说清楚讲明白,对于群众的需求,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要传授他们自我发展的方法和技能,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推动“群众找政策”向“政策找群众”转变,真正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心头大事”。
落实到位,解决问题得民心。“落实到位”是走访工作的核心。党员干部在走访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弦外之音”将带回的问题、诉求等,要研究清楚、明确职责分工、解决到位。对于涉及的诸如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的问题,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做到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把“民生账单”转化为“幸福清单”,只有让群众看到问题得到解决,他们才会真正认可党员干部的工作。同时,加强督查回访,定期开展跟踪访问、后续跟踪调查,对不足进行动态查摆,及时加以解决,避免“摆拍秀”现象发生,真正为困难群体带来切实改善,“帮”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