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社阳:织好三张网 乡村更美丽

2018年12月29日 10:37:20 来源: 作者: 李玲

  洁净是美丽乡村的底色,为达到城乡环境洁、齐、美,2018年,龙游县社阳乡认真扎实开展“贺田模式”复制提升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深化“贺田模式”2.0版,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并把农村垃圾治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织好民心网,齐力扫清推广障碍

  言简意赅说得清楚。“剩菜剩饭、菜梗会(腐)烂的,要放在一个垃圾桶里;玻璃、塑料袋不会(腐)烂的,就要放在一个垃圾桶里。”村里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里在召开以“垃圾分类宣传”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社阳乡源头村党支书记徐敏聚仅用两句话就把垃圾分类的要义向村民们讲清楚了。“二支队伍”用的起来。自从3月份至今,社阳乡各村先后组织“二支队伍”(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巾帼志愿者队伍)垃圾分类宣传大会1次,培训会议5次,专题会议7次,保洁员会议7次,讲深讲透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同时,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乡妇联发放宣传折扇5000多份,村里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和垃圾分类倡议书,并借此机会听取村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见和建议。宣传工作做的全面。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结合“周二无会日”、“组团联村”、“党员主题活动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学生、社阳大妈等队伍,分片落实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指导村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在“龙游通”上进行专题宣传,将“垃圾分类门前四包制度”上墙,配备分类垃圾桶3807个,使村民真正认识到如何做好垃圾分类的必要性,自觉做好每天分类生活垃圾。

  融入党建网,创新垃圾分类制度

  建立垃圾分类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通过“洁净家园”垃圾分类专题培训,切实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做好邻里的“宣传者”。采取“三级”保洁网格制。村两委班子成员为“一级”保洁网格长,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人分工到各负责片区;“二支队伍”+“社阳大妈”为“二级”保洁网格长,具体负责上们做好每户宣传工作;28名保洁员为“三级”保洁网格长,切实做好干湿垃圾分类收集和装运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党建网格化,每位党员负责10-15户村民,对农户进行宣传、指导,督促村民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成立“垃圾分类考核小组”。进行不定期每家每户实地检查,制订《社阳乡2018年垃圾分类专项考核办法》,发挥村民村规民约作用。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各级督查暗访排名与保洁员工作奖惩挂钩,作为奖金发放考评依据;对多次暗访扣分且整改不到位的,对该责任区域的保洁员予以更换并限制其参加保洁工作招投标的资格。由各村每日对保洁员开展考勤登记,每月对保洁员保洁工作开展考核,规范保洁员工作行为。

  用好资源网,实现垃圾减量化

  注重挖掘新途径。针对在垃圾分类中出现的新问题,农户自留地上割下来的杂草、桔梗,全部堆放到垃圾房,由于数量较多,如不及时处置,严重影响村域环境。因此,社阳乡5个村使用了垃圾分类太阳能垃圾减量化系统,3个村使用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站,并建立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站工作台账,落实资源化减量处理站工作人员,负责日常运维工作并做好生活垃圾进出料登记,有效解决各村农户自留地上割下的杂草处置。注重资源二次利用。对于已经堆放在垃圾房的杂草,专门落实保洁人员每天用车辆装运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站。对存放的杂草经过发酵和处理后,再组织保洁人员把绿色有机肥施到林树之中,真正达到“变废为宝”。注重常态常新。为打赢持久战,实行“垃圾兑换超市”制度,通过以废弃物换日用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建立“垃圾兑换超市”就是倡导村民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保持环境整洁,参加到美丽乡村的建设活动中去。

责任编辑: 朱丽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