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书记”的发展经
“枇杷书记”的发展经
2018年11月30日 11:17:12 来源: 作者:
他中等身材,四方脸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说起话来声如洪钟,坚定的语气透着共产党员坚忍不拔的干劲,他就是开化县村头镇青山村党支部书记余金槐。
今年54岁的余金槐,已担任青山村党支部书记18年。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大胆创新,青山村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枇杷村”,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枇杷书记”。
青山村位于海拔400多米的半山腰,景色秀丽,风光怡人。全村共有168户、568余人。青山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家家户户种有枇杷树,是远近闻名的“枇杷村”。但由于品质不高,枇杷的销售不尽如人意。这一直是余金槐的一个心病。
2014年,随着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余金槐动起了脑筋:“青山常年云雾缭绕,风景优美,何不在枇杷成熟时请人们上来自己采摘呢?”主意打定后,他主动与县新闻中心对接,寻求帮助。当年,第一届青山枇杷采摘节盛大开启。在为期半个多月枇杷采摘季中,共吸引了1000多辆自驾车、5000多名游客来到青山,当年村里85%枇杷都在枇杷园或村民家门口被抢购一空。自此,青山枇杷迎来了春天。
近年来,余金槐积极转变思路,变“等客上门”为“主动出击”,2017年带领村两委班子和枇杷种植大户前往素有“华东枇杷第一村”的兰溪市女埠街道穆坞村考察学习果园管理,引进全国知名的枇杷改良品种。邀请农业专家进村传经送宝,创建枇杷示范园,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枇杷果园的管理,青山枇杷品质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2018年5月27日,以“云居青山品果摘金”为主题的青山枇杷节火热开幕,认养枇杷、评选“枇杷王”、“枇杷粉碎机”PK赛、割蜂蜜等活动轮番上阵,不仅推动现场成为人头攒动的海洋、欢乐的海洋,还通过“开化新闻网”和“开化发布”微信公众号上的腾讯大浙网视频直播,吸引了43万余人在线观看,共同“品味”这个小山村的“甜蜜”。青山人在家门口成功销售13万多公斤枇杷,收入100余万元。
青山枇杷已经摘获了全县首个种植类水果有机转换认证书,但青山村的出名不仅仅只靠满山黄灿灿的甜枇杷。青山村高山蔬菜基地是通过省农业厅认证的无公害蔬菜基地,这里的苦瓜、南瓜、辣椒、茄子、马铃薯、四季豆等6个蔬菜产品是通过国家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
过去,青山村蔬菜种植始终处于“小打小闹”阶段,规模、产量、效益一直徘徊不前。后来,村两委班子抓住农业对口项目建设的契机,经过认真讨论和摸底,专门成立了青山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召开动员会、观摩学习、典型说法等形式,大力宣讲扶持政策、经济效益、土地流转、适用技术等知识,吸引村民积极加入合作社,抱团生产。
“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果园和蔬菜基地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种植技术和产量,做大做强青山枇杷和高山蔬菜品牌,开发更多旅游内容,让青山枇杷采摘游变为四季游。”展望青山村的未来,余金槐充满希望和信心。
为壮大青山旅游产业链,余金槐又带领村两委动员农户兴办农家乐,发展了18户100张床位的民宿(农家乐)。
为提高村里的旅游接待能力,他又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们一起拓宽进村的盘山公路,新建停车场。为进一步延长枇杷产业链,拓宽村民增收致富路子,他鼓励村民开展中蜂养殖,发展枇杷蜜。
今年通过寻求部门支持对接,引进本土知名企业华康药业,走进青山村,共同推进青山振兴,更加增强了青山乡村振兴的信心。
如今,站在枇杷园里看着眼前1000多亩枇杷,余金槐有了新的思路:“目前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果园管理跟不上,以致品质参差不齐。下一步,我们主要是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村民管理能力,着力打造枇杷示范园。同时,为提升枇杷产业,丰富游客体验,村里计划建设果蔬交易中心,同时还计划建8000米枇杷园游步道,现在已经完成约5000米……”他说,要让这一颗颗枇杷真正成为青山人的“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