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组织委员日记:越来越美的农村风貌

2018年11月20日 09:11:33 来源: 作者: 郑菁菁 余慧仙

  【日记档案】

  姓名:梅文莲

  身份:柯城区沟溪乡组织委员

  日记主要内容:在农村工作生活多年,农村里环境面貌的改变,被她一点一滴地记录到了日记中。

  【故事】

  11月5日,身着红马甲的柯城区沟溪乡组织委员梅文莲,正组织保洁员进行集镇卫生打扫。精干的她似乎浑身散发着用不完的能量,脚步一刻也不停歇。“家园变美丽了,我高兴都来不及,越干越有劲!”说话干脆利落的梅文莲告诉记者,这几十年来,农村里环境面貌的改变,被她一点一滴地记录到了日记中。

  梅文莲记日记的习惯最早要追溯到1992年。那年,她刚参加工作,被安排在了姜家山乡。梅文莲曾先后在姜家山乡、石梁镇、华墅乡、沟溪乡等地工作生活,对农村的热爱深入骨髓,日记里的笔触诉说着农村日益变好的生态环境。

  上世纪九十年代,梅文莲曾见到死猪漂浮于江面上,造成污水横流、污物乱堆、蚊蝇纷飞。2014年,“五水共治”行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梅文莲的日记也见证了这些年来一点一滴的改变:“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每每走在农村的马路上,徜徉在小桥流水的河边,总是觉得神清气爽。”

  农村环境变了,人们的文明意识也提高了。梅文莲的日记,记录了她保持多年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每天,她都会对家里产生的垃圾一一分类,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然后把它们分门别类放入小区的垃圾桶里。此外,对于用完的电池,她也会细心地把它们收集到一起,然后扔进专用的电池回收桶。而像废纸板、易拉罐之类的物品,她会包扎好后送给门卫。“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嘛!”梅文莲告诉记者。

  在写日记时,她还有个和别人不同的习惯,就是每一篇日记上都要用英文标注上日期、天气。“用英文写方便快捷!”梅文莲说着,一如她的性格那样。

  现在,梅文莲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总是会放进小钳子、小剪刀、小刷子等工具,只要一看到哪里的枝叶需要修剪了,哪里的卫生死角没清理干净了,她包里的工具就会第一时间派上用场。“我就是个这么较真的人。”梅文莲这样形容自己。

  【点评】

  工作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农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好,都让梅文莲拍手称快。生态改善随之而来的是乡村变美。从“五水共治”到农房整治再到合力拆违,衢州的水环境、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三衢大地正变得越来越宜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之城正在脚下越来越清晰地呈现。

责任编辑: 朱丽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