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民”方“为民”
唯“有民”方“为民”
2018年10月29日 17:22:10 来源: 江山市委组织部 作者: 周丽通
古语有云:“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新时代党员干部唯有钟情于民、问政于民、务实于民,方能找准发展路径、破解发展难题,汇聚前行的磅礴力量。
心中有民首要钟情于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好干部与人民无距离,是人民身边最真诚的“贴心人”。古有《文王之囿》的典故,说的是与民同乐的周文王,没有与民隔绝,而是打成一片,最终天下归心;而齐宣王与民划清界限,实质画地为牢,人们远而避之。今有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无论什么时刻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深受人民群众所爱戴。干群关系如鱼水关系,鱼依靠水,必然要感水恩。党员干部要有一种发自心底的为民情怀,时刻惦念民间疾苦,心中装着百姓冷暖,甘当螺丝钉、甘做铺路石、甘为孺子牛,让鱼水之情愈来愈浓。
心中有民就要问政于民。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于在会议室听汇报,下基层的次数少了,听取百姓意见和建议的次数少了;个别党员干部虽下基层,却习惯于“被安排”,看似下基层,其实不“接地气”,悬浮半空,既摸不到实情,还招致群众反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要把民意当作一面镜子,经常想一想,照一照。要放下“架子”,收住“官腔”,敞开大门,多一些“板凳谈心”,通过到群众门前“拉家常”、田头“论农事”、村头“讲实事”真切感知、感受、感觉群众的酸甜苦辣、所思所盼,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进而找到工作的思路方法。
心中有民更要务实于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的感情是最朴实的,他们欢迎干实事、解难题的干部,不喜欢说假话、空话、套话、官话的干部。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党员干部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无论是深入基层调研、制定政策,还是部署工作、解决问题,都要把“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抓。务实为民,就要竭尽全力,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之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一项项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务实为民,就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图虚名,多做扎扎实实的“民心工程”,不搞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务实为民,就要聚焦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环境等方面,把各项民生举措落实落细,坚持不懈为民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