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三个三”模式推动组工干部如“苔花”绽放

2018年09月07日 17:35:39 来源: 作者: 张芝华

  近年来,江山市委组织部按照“好干部”标准,以信念铸魂,以素质强身,以底线为坚守,打造一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组工铁军,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2017年江山“党建5+”工作获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百佳案例,年初“党建+基层治理工作”受到省委车俊书记等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三心”教育铸牢信念之魂,把忠诚担当作为组工干部最根本的党性。常做“政治体检”,勤扫思想灰尘,让每位组工干部做到胸中有大局、眼里有目标、手上有抓手、脚下有行动。一首党歌唱得“一片丹心”。全面唱响江山自创的“两学一做”主题曲《我是党员》,制定传唱计划,通过音视频播放,主题党日活动,七一红歌晚会等载体有效推动组工干部以唱促学、以唱促责。口袋读本学得“字字在心”。建立“1+N”学习模式,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之江新语》等著作中,摘录贴近群众、易读易懂、生动活泼的语句,精编系列讲话 “口袋书”升级版,帮助组工干部更好地了解、掌握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髓”。红色教育守得“不忘初心”。充分发挥红色宣传阵地的优势,在江浦县委旧址——“洪岩顶”,举行薪火接力等活动,如在“七一”建党日组织组工干部前往江浦县委旧址——洪岩顶开展“重走红军路,重温革命情”主题党日活动,使干部忆苦思甜。

  “三会”准绳持续打铁锻钢,把本领过硬作为组工干部最基本的能力。按照“提笔会写、坐下会说、遇事会干”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锤炼过硬能力,促使干部时刻保持一种“放不下”的责任感,一种“往前赶”的主动性。周一夜学修。坚持每周一晚上的夜学雷打不动,常规工作加重大会议精神专题学习。把精通政策作为基本要求,把知事识人作为基本素养,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能力,涵养勤学善思的好习惯,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同志学,掌握“看家本领”,打造核心竞争力。设置“全员信息员制度”,倒逼大家拿笔琢玉、勤耕不辍。今年以来,部干部在《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国家级媒介刊发文章20余篇,近300篇组织信息宣传文章在省级媒体刊登,1名干部被中组部评为2017年度优秀网宣员。多种角色悟。要求干部在学习中人人争当“朗读者、参与者、思考者”,学原文悟原理。如在学系列重要讲话中,用响亮的声音、准确的断句、便于理解的方式,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学习内容大声地读出来,通过轮流读、按章读,逐句读,达到加深印象、共同学习的目的。主题党日助。将学习与“主题党日”特色开展相结合,做好“学习+”文章。如主题党日+项目攻坚。通过挑选精干干部成立项目攻坚服务队,直接参与到剿灭劣V类水、扫黑除恶、党建+基层治理等省市中心工作推进中,用行动证明,“硬骨头”再硬,也硬不过组工干部的铁肩膀。

  “三线”标尺守牢初心使命,把清廉如水作为组工干部最底线的坚守。坚持“不要人夸颜色好”的政治定力和“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价值追求,守护组工干部的初心使命,负起新时代责任担当。划出“底线”,量出品格厚度。组工干部代表着党的形象、组织部门的形象。要求干部做到“三自三不”:自觉抵制糜烂低俗风气,自觉抵制消极腐败现象,自觉纠正“四风”习气,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时刻保持组工本色。同时以自创的“九问一评”“三寻一补”等工作机制,引导干部对标自省、补好短板。拉高“标线”,标示境界高度。聚焦主业争当复合型组工干部,主动服务中心大局。如建立组工干部“五联”机制,每名干部联系一个乡镇(街道)、一个部门、一个村(社)、一户农户、一名人才(乡贤),并担任联系单位的党建指导员。工作中做到“三多三知”:多到田间地头走走,知道群众最关心的事;多到百姓家里坐坐,知道最急缺的物;多与群众聊聊家常话,知道最盼望的是什么,在基层墩苗中历练能力。亮起“红线”,反映精神格局。秉承好组工干部“公道正派、务实创新、团结争先、开放包容”的一贯干事作风。重点以“爱”为核心着力打造组工一家亲文化,以“活”为核心打造组工干部激情向上精神状态,工作中相互合作、团结合作,生活中充满活力、充满生气的红色气质组工。针对部机关年轻干部多的特点,把“激情工作、快乐有为”作为自身形象设计出发点,专门新建团支部,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并强化建设组工文化长廊,开展工作履职承诺上墙等,展示了活力好形象。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