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做大富硒“莲”文章为乡村振兴增添“绿”动力
龙游:做大富硒“莲”文章为乡村振兴增添“绿”动力
2018年08月07日 15:08:36 来源: 龙游县委组织部 作者: 胡宗仁 孙俊
一路的荷花竞相绽放,青山绿水之间,一幅白墙黛瓦、古巷通幽的水墨画展现在眼前。7月17日,记者来到龙游县横山镇天池村、志棠村,望着那田田荷叶,随风起伏,娉婷点缀其间的粉嫩色荷花,散发着清悠之气,一身的暑气一下子消了一半。
赏莲、采莲蓬、剥莲子、酿莲子酒——如今,横山镇的一朵莲花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我们横山种莲历史有800年之久,且与别处不同的是全镇地处一条绵延30千米的富硒地质带上。”横山镇农业副镇长黄界明告诉记者,横山镇素有“富硒宝地,白莲之乡”之称,先天环境得天独厚,莲子销量每年只增不减,产品畅销,种莲的农民也随之增多。如今,全镇种植莲子万余亩,天池、腰塘边和志棠3个村,家家户户种莲,共种了3000多亩,志棠村集体还种了70亩。“大片的莲田本身就是最好的风景,每年暑假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驻足观赏。这几年我们每年都举办荷花节,今年已经是第六届了,游客一年比一年多,全镇旅游收入年均两位数增长。”横山镇党委委员洪淑芳介绍说。
横山镇位于龙游、兰溪、建德三县(市)交界处,天池村、腰塘边村和志棠村等3个村于2014年联合创建国家级3A级天池荷花景区,其中天池村获评浙江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和浙江省首批休闲旅游示范村,村内有“三槐堂”、“关西世家”两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稻草龙》和《龙游婺剧》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志棠村于2015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村内现存古建筑66处,其中明代27处、清代34处、民国5处。2004年初,龙游县农业局和国土局委托五六位省地质专家,对横山镇志棠村一带进行测土配方检测。初步检测报告出来后,一位姓余的博士说,志棠一带的土壤含硒成分很好,最高区块每公斤达到0.84mg。志棠莲子富硒成了当地一大新闻。2008年,龙游县邀请国内知名食品专家、工程院院士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就龙游富硒产品召开新闻发布会,从此横山镇富硒农产品声名远播。“天子贡珠”志棠白莲多次荣获全国、省级的金奖、银奖。志棠被确定为白莲的原产地,志棠白莲被公认为“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
“横山镇是农业大镇,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产业振兴,而莲子产业正是符合横山发展的绿色产业。村集体流转土地转包每亩获利50元到100元,同时志棠村与中南集团签订订购协议,该村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定向种植莲子、迷你小番薯、水稻等富硒作物,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0余万元。普通农户种富硒莲子,卖莲子亩收入6000元到8000元,如果只卖莲蓬亩收入约4000元。”黄界明介绍,莲全身是宝,莲蓬的莲房煮茶可预防糖尿病,莲子是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食品,莲子芯具有清心安神、交通心肾等功效。如今,像莲子这样绿色、有机的农副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
“去年,一公斤莲子卖70元,今年已经涨到90元到100元。”56岁的志棠村村民黄根富种了8年的莲子。黄根富说,2010年一公斤莲子卖40元,他家10亩莲子,每亩收入3000元左右。到2017年,他家种莲面积扩大到30亩。
近几年,黄根富利用自己的临街楼房开了家销售富硒莲产品的店。“主要是上海、杭州、衢州等地游客上门采购。”他告诉记者,去年他卖莲子的利润约有10万元。此外,他还酿莲子酒,每年销售100公斤莲子酒。
志棠村村民主任周剑峰是村里最早酿莲子酒的。2011年、2012年莲子酒行情最好的时候,他每天往金华、磐安、永康等地送酒,年销售1万公斤,平均每公斤卖360元。现如今,莲子酒按照不同年份,有的每公斤卖300元,高的卖800元。他一年酿莲子酒5000多公斤,销售4000公斤莲子酒。
“村民开农家乐,卖莲子、莲子酒还有莲蓬,收入年年高。”志棠村支部书记邵忠根说。如今,横山镇的富硒莲产品出名了,“十里荷花带”沿线各村靠“莲”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家家户户靠“莲”鼓了钱袋子。据统计,2017年全年,横山镇共接待游客数22.7万人,经营性收入达1095.5万元。志棠村新鲜莲蓬销量达500万个,干莲子销量达2万公斤,莲子芯销量达2000公斤,销售额分别达500万元、160万元和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