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天地园城云”五位并举厚植党建根基
江山:“天地园城云”五位并举厚植党建根基
2018年07月27日 10:47:37 来源: 作者: 姜剑锋
近年来,江山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途径,因村制宜实施“五位(天、地、园、城、云)并举”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为厚植党建根基打下了良好基础。2017年底,全市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2582.2万元,经营性收入达到4315.54万元。
“天”上,建设光伏工程。根据《浙江省“光伏小康工程”实施方案》精神,该市抓住机遇,充分考虑该市光照、地形等有利条件,将73个省结对帮扶重点村纳入市“光伏小康工程”,充分利用各级扶持政策,实施太阳能发电,增加村集体收入。各村出资一定金额与省财政补助、市配套补助捆绑投入光伏小康工程建设,并参与优先股的收益分配,通过实施光伏小康工程,带动增加省结对扶贫重点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该市已与开发单位签订了合同,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以上。
“地”里,盘活潜力资产。充分利用村集体所有的山场、土地、果园渔塘、矿山等可用自然资源,经过整理、包装,进行对外承包租赁,使集体资源发挥效益。如峡口镇柴村村,通过对外出租村集体万亩山场,村集体收年租金近70万元;大陈乡早田坂村将290亩山场租给南方集团开采石灰石,村集体收年租金13万元,将150亩集体杨梅山场对外承包经营,村集体收年租金22万元;塘源口乡仓坂村推行“二八分成”利益共享机制,即土地流出收益的20%归集体,80%归农户,提高了农户与村集体的积极性;清湖镇路口村利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投资约100万元建成一个汽车展厅,在2011年出租给神龙汽贸4S店,2011年获得14多万元租金收入,租期共10年,租金年递增6%;峡口镇峡西村出租村民活动中心用于村民举办红白喜事,每桌收取一定租金,每年可获得5万元租金收入。塘源口乡仓坂村出租漂流场所,年收租金3.8万元。
“园”中,发展园区物业。按照该市工业园区和乡镇功能区域布局,鼓励园区平台所在行政村,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村集体建设为园区配套服务的公寓楼、标准厂房、科技企业孵化器等项目,发展物业经济。如该市在清湖镇路口村总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的市级经济薄弱村“红色物业”经济园,31个经济薄弱村入股联建5幢二层框架结构标准厂房,发展异地物业经济,以达到出租方便和效益最大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又如峡口镇采取镇村合作,签订联合投资协议,明晰产权和收益分配,15个村入股,在镇小微企业孵化基地投资近2000万元共同开发兴建4幢标准厂房用于出租,发展物业经济。
“城”郊,融入城市经济。市区城郊行政村充分利用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城区经济优势,高度聚集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结合土地征收后“一村两楼”扶持政策,通过建设商贸店铺、加工园区、物流仓储、旅馆酒店、市政配套、写字楼等项目,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显现城区村村级集体经济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如双塔街道郑村村建设的村综合用房出租作为酒店,年可收租金30多万元;天余村的村综合用房香江饭店年租金38万多元。虎山街道溪东村利用集体积累资金,在市区鹿溪北路购置9间共290平方米店面,年租金9万元。
“云”端,抢抓互联网经济。与时俱进,探索村级经济发展新业态。如清湖镇清泉村,是一个下山搬迁安置新村,当时集体资产为零,从2008年建村以来,该村积极抢抓“互联网+”机遇,以电商发展为契机,积极打造“淘宝专业村”,2014年建成总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的村级电子商务创业园,同时谋划电商的仓库储存、加工场地、寄递渠道、员工来源、培训学习等,努力吸引电商入驻,目前共有11家电商企业入驻电商大楼,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0万多元,2016年村集体收入达30多万元。该村顺势而为,今年还将联合本镇其他3个村,投资建设电商物流基地,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