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红色保障 莲都实现全面“消薄”

2018年06月11日 09:50:23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蓝煜斌

  丽水市莲都区是我省26个“摘帽”县之一,208个行政村中有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118个,基数大、底子薄。2017年以来,该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突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消薄”工作中的主心骨、主力军、主引擎作用,通过区级统筹、乡镇联建、村级自建,推动集体经济薄弱村脱贫转化。截止2018年5月28日,该区208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村均27.49万元;经营性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村均10.88万元,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全面“消薄”。在4月19日召开的全省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推进会上,该区作为全省仅有的2个县级优秀典型进行交流发言。

  重有形更重有效,让党旗在“消薄”一线飘起来。突出党建领航,创新组织设置,提升组织力,把组织建强起来、党员凝聚起来、群众发动起来,合力“消薄”。一是建强工作支部,提升领导力。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根据“消薄”工作实际,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按照“支部建在连上”的工作理念,在经济薄弱村全面建立“薄弱村消除工作党支部”,以组织化引领,发挥区级联系领导、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乡镇住村干部、村党员干部等作用,强化支部领导力。二是用活“主题党日”,提升凝聚力。结合每月15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以“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题的大讨论,发动村党员干部建言献策,凝聚合力,形成“消薄”项目清单,定事、定时、定人推进实施。三是办好讲习所,提升吸引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区、乡、村三级“乡村振兴讲习所”220余个,在农民学校、下南山原生态度假村、百兴真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建立讲习实训基地。充分挖掘乡村干部、农业干部、科技特派员、优秀企业家等力量,组建红领讲习团、专家讲习团、农技讲习团、乡土讲习团等讲习团队,开展一系列讲习实践活动,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

  重当前更重长远,让机制在“消薄”一线活起来。不看“数字消薄”,看“项目消薄”,建立有效机制,真正实现长效“消薄”。一是强化组织体系。莲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脱帽”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双增”攻坚组,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办,健全网格化联系帮扶、“三张清单”管理、党建责任考核等体系,谋划推进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城乡党建结对“走亲联心”工作机制,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党组织与薄弱村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支部联席会议、联合主题党日、乡村振兴讲习所等十项工作载体,整合优势资源;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搭建工作平台,开展农村基层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十个十佳”创建评选,涌现了一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在“住村联心”基础上,全面推行“组团下访”,通过乡镇(街道)党政班子集体下访,职能部门共同参团,把联席会议开到村里,推动资金、技术、信息下沉,帮助解决在“消薄”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17年,全区14个乡镇(街道)“组团下访”28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386条,梳理发展对策120余条。三是探索增收模式。坚持“一村一策”“一项目一对策”,形成县、乡、村三级项目库,创新探索党建引领型、资源盘活型、农旅融合型、股权改革型等多种增收模式。如雅溪镇岱后村依托“中共丽水县委旧址”,将旧祠堂、旧学校改建为“红色岱后”党性教育基地,每年可接待4000多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多万元。

  重办事更重成事,让头雁在“消薄”一线飞起来。坚持结果导向,在“消薄”一线检验、锤炼干部。一是高标准育强村级“领头雁”。打好“选、用、管、育、爱”组合拳,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突出“以事择人”用人导向,选出大专及以上学历“两委”干部206人,较上届提高87.3%,提升了村干部整体素质;开展“精准化”教育培训,不断增强村级“头雁”带富能力;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选派13名薄弱村党组织书记到嘉兴、温州、台州等地的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与当地党员干部同学习、同工作、同劳动,汲取先进经验;区级每季度举办工作PK赛,乡级每月开展村干部擂台赛,激励干部担当干事有作为。二是高规格配强“第一书记”。所有消薄任务村,全部下派区直部门党组书记担任“第一书记”,负责联系村帮扶增收,“消薄”任务未完成,不能换人。要求第一书记做好“十个一”工作,即开展一次主题党日、理清一本账、参加一次“组团下访”、制定一份规划、联系一个项目、改善一批基础设施、开展一次技能培训、开展一次环境整治、捐赠一批物资、开展一系列帮扶活动,举全单位之力,完成联系村“消薄”任务。三是高质量吸引“乡贤回归”。深入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吸引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为村庄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注入新的动力。如老竹畲族镇新陶村党支部书记郑建全放弃在外打拼20多年的事业,主动回乡创业,依托革命斗争历史和遗迹,打造南乡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年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总收入达15余万元。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