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党建统领+智慧治理”引领乡村振兴

2018年05月16日 18:00:27 来源: 柯城区委组织部 作者: 万灵慧 冯健

  沟溪乡碗东村,位于衢州市柯城区西部,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逐渐成为如今乡里的生态示范村和五星级党支部,连续三年获得沟溪乡评选的村级工作综合考核一等奖,各项工作走在全乡乃至全区前列。这一悄然蜕变,得益于近年来碗东村不断夯实基层党支部,把培养一批讲党性、善管理、负责任、有威信的农村党员培养成“领头雁”当成头等大事,村党支部逐渐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建促治理,环境“美”起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走进碗东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映入眼帘,路边和农户的院子里,碗口大的月季花开得正艳。

  “早些年村里养猪多,臭得很,还有农民放养鸡鸭狗等,路上到处可见粪水污泥,环境差,一直是村里的顽疾。”碗东村党支部书记卢宋家相告。从2014年开始,村里开始探索整治农村环境,实行党员包干联系到户制度,开始了洁净家园行动。

  “一开始,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农户门口都堆着各种废品和垃圾不愿意处理,我们要一家家反复上门做思想工作。”村两委开始探索如何发挥党员的作用,开始实行党员包干联系到户制度,10名经常在村的党员每人联系村里的20户农户,指导督查农户房前屋后卫生情况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情况,并做好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自觉保洁意识。村里还设置了四色垃圾分类桶,分别回收各类垃圾,每天由工作人员定时上门收集统一处理。

  同时,为解决长效保洁难题,碗东村在管理制度上下起功夫。由党员带头,用划红线的方式形成包干区,树立责任牌,确定责任人。同时成立党员干部监督小组,上门检查,对家家户户的环境卫生状况每月开展评比,在村公开栏上张贴‘荣辱榜’,年终还有总结奖励,这些内容都写入了“村规民约”。

  党建构建和谐,乡风“淳”起来

  在碗东村委会办公室,一张党员结对图格外显眼,清楚地标注着村里党员的名字以及联系户。“70岁以下的党员都有5-10个联系户。以前是分散联户,我们现在改成了就近联户,这样更方便联系。农户有什么困难或者需求,第一时间就会找自己的联系党员,使问题得到第一时间解决。”卢宋家告诉记者。

  “十分感谢我们的联系党员巫志建,半夜发病了打个电话,他就会立刻赶来带我去医院。”蔡俊新老人今年70多岁了,儿子远在北京,常年都是夫妻俩相依在村里生活。老人心脏不太好,前两个月他半夜突然感觉心脏不舒服,情况十分危急。夫妻俩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联系党员巫志建。巫志建接到电话后,不到五分钟就赶到了老人家里,驱车将老人送到医院进行及时救治。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联系党员还是村民们的“跑小二”,有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们需要到乡里办事,他们都会搜集好材料去乡里给农户跑腿。

  在每个党员家门口都挂着一张牌子,上面标注着党员的承诺和联系户,让他们亮身份,敢担当,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

  党员和联系户之间还建立了“连心群”(微信群),随时了解到联系群众的想法。村里还在制作“连心卡”,要求党员把村民反映的事情及解决情况进行登记,且村民进行签字,由网格长进行监督,群众评价打分,进一步规范村党支部建设,发挥党员的积极性。

  党建统领发展,产业“强”起来

  白墙、黛瓦、落地窗……一幢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横卧双溪之畔,雪白的墙体上印有“双栖乡宿”醒目标志。卢宋家敢为人先,以身试险,率先发展民宿。

  卢宋家介绍,这里本来是自家的老房子,房子后还有个小型发电厂,作为村支部书记,他看到了民宿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可以带动村里的发展,村民有很多不敢尝试的,所以他要带好这个头,尽管这个电站一年有10余万的收益,去年年底,他毅然将发电厂关掉,腾空老房子开始发展民宿。

  “一雁高飞众雁随”。村里近2000平米的生态停车场、景观公厕和200余平米的休闲广场已经建设完成,此外,民宿外围游步道、农事体验区、漂流等项目也正在建设中,村党支部积极引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着手准备开民宿。

  “坚持以‘党建统领+智慧治理’引领乡村振兴。”卢宋家说,通过党建,村里规划点亮了“生态立村、旅游兴村”两盏“明灯”。如今,村庄越“画”越美,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 逄润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