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紧扣新区跨越发展 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2017年07月03日 09:23:07 来源: 作者: 周祖轩

  舟山市紧扣新区跨越发展核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选干部、聚人才、打基础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最大限度地夯实新区加速发展根基,最大限度地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环境。

  选派干部服务江海联运服务中心。

  大兴实干之风,

  打造勇立潮头新区铁军

  坚持把锤炼打造一支激情创业、能打胜仗、全面过硬的铁军队伍作为组织部门服务新区建设大局的第一要务,认真落实舟山市委《关于新区时代全面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全力打好“上、下、管、育、爱”系列组合拳。

  聚焦“项目中心制”选用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三重”项目组织保障的若干意见》,打破地域、体制、条块的壁垒,建立以重大功能平台和重大项目为核心的干部人事管理机制。把“狮子型”干部、专业型干部、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等选派到项目一线,实行集中办公,重点领域用重兵。去年,先后选派300余名干部到“三重”项目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一线。

  构建“三个一线”选人用人机制。推行干部锻炼在一线、考察在一线、选拔在一线,把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一线乡镇作为培养干部的主阵地,一大批表现突出、敢于担当的干部得到优先提拔使用。近年来,舟山市级层面已开展26个副县处级领导岗位比选工作,一批想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担当型干部脱颖而出。

  推行项目建设“比学赶超”机制。结合舟山市委“树标杆、补短板、求突破、走前列”大行动,对事关新区发展的重大工作、重大项目实施“挂图督战法”,每两月召开比学赶超现场会,现场打擂比进度、赛实绩、拼作风。从中涌现出“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波音项目落户、“十年任务三年完成”的“鱼山速度”、“十二年顽疾一个月根除”的蟑螂山拆迁等典型案例。

  开展“四个一批”干部挂职行动。有针对性地分批选派干部到上级机关、先进地区、“三重”项目和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同时强化对挂职干部的跟踪管理,建立职责任务清单,定期整理汇编挂职手记、心得体会和调研报告,加强一线考察与实绩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及干部使用相挂钩。去年选派了30名县处级干部到浦东新区、两江新区、横琴新区挂职锻炼。

  夯实执政之基,

  开创基层党建崭新格局

  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组织工作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深入贯彻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大力推进“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全面发挥党建引领发展作用,夯实新区加速发展的根基。

  探索“党建引领、党群协同、群众自治”工作机制。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领,全面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整合政府服务、社会服务、自治服务等各类资源,构建党群协同机制,凝聚基层群众骨干力量,搭建群众工作协商议事平台,推行“民情走访、民情恳谈、民情工单”三民工作法,确保基层党组织在各领域的引领核心作用。

  构建村社书记关爱激励长效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关爱激励的若干意见》,打破村社书记成长天花板,面向优秀村社书记比选18名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公开考录9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评选首届“杰出村社区惠民好书记”和“十佳村社区惠民好书记”,建立健全离任书记关爱机制。

  开展“党小组大作用”行动。打破传统设置模式,根据趣缘相投、业缘相近的特点,在行业产业、活动团队、服务团队中设置2452个党小组,把党性观念强、模范作用好、群众威信高的党员选作小组长,探索党小组“五有”标准化建设,促进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

  推行渔农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从市四套班子、市直机关、县区部门正职中选派255名舟山本地党员领导干部,到本人的籍贯地、出生地、成长地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担任“第一书记”,当好强化组织建设“辅导员”、推进基层改革“指导员”、经济社会发展“领航员”、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员”和维护和谐稳定“平安员”。

  实施两新党建“蓝海红帆”工程。重点面向海洋经济优势产业和涉海现代服务业等两新组织,以产业园区、产业链和行业协会、商会为依托,借助青春党建、和合文化、红色互动、助推转型等活动,增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实现有形覆盖、有效覆盖。

  广开进贤之路,

  构筑海洋经济人才高地

  坚持把人才作为新区建设的急需资源和紧缺要素,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战略,持续优化新区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

  创新新区人才政策体系。高标准出台人才新政“21条”,完善新区人才认定办法等配套政策,制定人才分类目录、服务保障、引进培养奖励激励“三张清单”,落实特支计划、海外工程师、千岛工匠等人才引培“四大工程”,组建新区人才工作局,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开设“新区英才奖”,推动人才政策有机衔接、提档升级。

  实施科技创业“5313”行动。连续举办两届“黑马大赛”海洋经济领域创业大赛,引进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领域的高新项目和领军人才(团队),新落户“5313”领军人才(团队)企业117家,3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型企业,其中2家挂牌“新三板”。

  打造国际海员培训基地。依托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这一国家级赛事平台,每两年举办一届大比武,着力发挥海员比武基地的辐射效应,整合浙大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国际海运学院等院校资源,做大做强海员培养产业,年培养海员1000余名,培训海员8000余人次,形成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海员集散基地。

责任编辑: 安佳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