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人才强县”战略结硕果

2017年06月29日 15:05:31 来源: 作者: 丁天华 郑晓刚

  天台县在贯彻落实“浙江人才新政”中,率先在全县范围以内广泛组织学习的同时,还专门开展大型知识竞赛。蒋鑫富  摄

  台州市天台县紧紧围绕“人才强县”建设,充分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人才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服务机制等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人才资源配置和用人单位主体作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剑说,至今全县已经引进“国千”4人,“省千”5人,海外工程师4人,台州市“500精英计划”67人。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深化领导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宏观职能,突出市场主导地位

  一是加快推进政府理念、职能转变。2015年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强企”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强化党委政府引导作用及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正式写入文件,正式确立了以政府宏观管理、市场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人才工作新思路。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制定下发了《天台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清单》,对领导小组30家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对人才职能部门关于人才引进、招聘、培训、评价等有关工作进行了规范清理,消除对用人主体单位人才工作的过度干预。三是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召开“人才强企”现场推进会,积极开展人才政策宣传推介,充分激发企业引才积极性。企业自主开展引才工作,引进了一批高端人才,如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动与业内高端人才接触,共引进20余名国际高端人才。

  深化工作机制改革,加强部门配合协作,创新工作载体方法

  一是加强人才运行机制建设。制定下发了人才工作专项述职评议、议事决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例会等多项制度,通过人才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有效加强了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初步形成人才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截至目前,30家成员单位基本都已开展了述职评议,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40余次。二是实行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年初,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及各人才职能部门工作安排,确定本年度人才重点项目及责任单位、工作计划等。每季度制定人才重点项目抓落实分工方案,指导督促各责任单位抓好任务落实,在人才领导小组会议上对各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汇总盘点,年底进行总结通报,有力促进各项人才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天台县共确定人才重点项目26个,责任分解落实到全县30余个部门及15个乡镇(街道)。三是加强与在外乡贤资源对接。深入实施天台籍“人才智力回归工程”,通过设立驻外引才工作站及聘请乡贤担任人才顾问、引才大使等方法,充分发挥乡贤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招引各类人才。截至目前,天台共建立南京、北京、上海、杭州、美国等5家驻外引才工作站,聘请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原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十一等在外乡贤约33人,累计引进金恒德汽车用品国际采购中心等回归项目30余个,天台籍大学毕业生、硕博士等人才2000余人。

  深化服务机制改革,引入市场服务力量,活用市场服务资源

  一是积极引入才中介服务机构。加强与“千人智库”、海角网、海外工程师协会等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把引才触角延伸到海内外多个地区和领域。截至目前,宁波杰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宁波律兴咨询有限公司等多家人才中介机构已进驻天台,为企业提供人才咨询、引进、培养等服务。与杭州有关机构签订了人才服务协议,加强高层次人才推荐、申报等方面的合作。二是拓宽人才服务供给渠道。改变服务人才单一模式,与县内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生活服务类市场主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市场服务资源为我所用。实施“英才卡”(人才服务一卡通)制度,人才凭卡在享受学习培训、人事代理、户口落户、子女入学等政府性服务的同时,在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的市场主体消费时也能享受特定优惠,让人才服务覆盖人才生活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高了服务人才力度和质量。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姚峰说,截至目前,已与太平洋购物广场、杨帆海鲜舫等43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累计发放“英才卡”4000余张,其中:国千、省千及市“500精英计划”等高层次人才金卡106张,获得人才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 蒋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