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干部群众热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

2018年12月19日 17:03:27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上盘镇民主村村民自发集中到黄道宗家里,观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直播。 翁一清 摄

  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临海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党员干部群众认真收听收看了大会盛况。

  当天上午10时整,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随着高亢雄壮的国歌声响起,离退休老干部们不约而同地肃然起立。接着,大家认真收看大会,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忆往昔,话发展。老同志们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感到喜悦自豪。从吃、穿、住、行到国防科技,从工业说到农业,从农村说到城市发展,大家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忍不住感慨改革开放40年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前是得急病了也找不到车去医院,现在交通方便多了,坐个公交车几块钱就可以绕城走,这都是政府给老百姓的实惠。”77岁的蔡泽龙老人笑着说,“不要说在市里了,农村也通了城乡公交,农民进城也很方便了,要不是改革开放,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啊!”65岁的方健军老人也笑着告诉记者:“改革开放40年,人民是最大的受益者。从满足于吃饱穿暖到吃好穿好,再到吃出健康、穿出品位,我庆幸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

  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老干部们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的点滴历程,亲身感受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他们纷纷表示,作为退下来的老党员、老干部,将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继续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为推进临海各项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生活在当下的中国,生活在当下的临海,我们很幸福。我们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更是改革成果的受益者。”56岁的冯贻法是涌泉柑橘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正在出差的他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收看大会盛况。“当很多消费者在盛赞涌泉蜜橘的时候,鲜少人知道,这里的柑橘一度良莠不齐。”谈及改革开放前的涌泉柑橘发展情况,冯贻法感慨道,“自1980年9月,临海农村开始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民发现种柑橘效益高,只要是适宜柑橘生长的地方都被种上了柑橘。不过,那时柑橘就算只有几分钱一斤,也还是不好卖,很多橘子只能烂在树上。”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政府通过发放补贴,发动涌泉橘农换种。所换的品种,即是1989年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的无核蜜橘“早熟宫川”。此后,涌泉蜜橘名气逐渐增大,价格也逐年上扬。到1999年“早熟宫川”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时,涌泉已出现“早熟宫川”一统天下的局面。而冯贻法和朋友一起创办的浙江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已然成为临海乃至台州规模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一。“忘不了”柑橘还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

  山还是那座山,橘园还是那片橘园。几十年光景,小小的蜜橘“摇身一变”成了涌泉农民的致富果。

  家住市区的洪美君阿姨也是一早就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跟着时尚的步伐变化添置新衣,今年56岁的洪美君感慨万千。当年,20岁不到的她在一家制衣厂做衣服,后来开始摆摊,为人量体裁衣,见证了临海人的穿着变化和临海服装业的起起伏伏。“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衣着的款式、风格以及购物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的标准是穿得暖和就行,现在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审美观,更加追求个性,这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简直想都不敢想。”在洪美君眼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临海人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责任编辑: 郑夏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