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 | 积极培养与时代需求适配的高技能人才
网评 | 积极培养与时代需求适配的高技能人才
2025年07月31日 17:22:08 来源: 宁波市鄞州区委组织部 作者: 王闰
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兼具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双重功能的战略性工程,正日益显现其关键作用。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发布《关于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从今年至2027年底,高质量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初步建成覆盖全体、贯穿终身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就业优先战略的深化落实,更是推动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举措,有助于打通劳动力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中梗阻,实现劳动者就业增收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本图片由AI生成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才供给和岗位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另一方面,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技能人才岗位缺口超2000万名,不仅影响个人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也制约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突出需求导向,着眼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高精尖行业和养老托育、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急需行业,统筹完善与产业变革、职业需求相适应的分众化培训体系,帮助一批有“充电续航”需求的劳动者转型升级为数字型、复合型人才,系统勾勒出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方向新路径。具体实践中,还应根据产业需求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一体贯通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确保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无缝对接产业需求。
同时,要强化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尝试构建产业人才地图,通过整合宏观经济数据、企业用工信息和教学培养数据,打造覆盖重点产业技能人才的供需动态监测系统,实现区域、行业、岗位三个维度精准画像。尝试开发智能预测模型,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培训质量、就业效果和薪资增长等关键指标,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政策调整和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确保培训资源精准投放到最需要的领域和群体。
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时代发展需求适配,还需打通产学研融合堵点。健全产教融合机制,紧扣国家重大需求、产业升级趋势和技术变革前沿,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重点加大紧缺型人才培养力度。健全校企协同机制,鼓励支持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本地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由企业全程参与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等环节,将生产实际需求和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加速实现人才培养、技术研究、技术转移等工作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