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口述史|红色电波,永不消逝

2020年11月13日 19:19:24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徐曼丽

  手握笔杆、手按电键,用电台和密码,通过红色电波,同敌人周旋,机密、准确、迅速地传递信息,有力地保障了上级和前线上通下达的通讯联络安全畅通……他们凭借自身的智慧成为战争胜利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他们就是通讯战士。毛主席曾赞誉通讯兵“你们是革命无名的英雄”。本期《建党百年口述史》讲述这支“革命无名的英雄”队伍中的一员、91岁革命老人李登亭和“永不消逝的电波”。

  讲述人:

  李登亭,1929年出生,山东乐陵人,1947年7月入伍,1950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舟山战役”、“抗美援朝”,并在“抗美援朝”中荣立三等功。1958年转业,先后在人民法院、公安局任职。离休前为原平湖县公安局内保股股长。

  十七岁:穿过青纱帐去参军

  “四四方方六亩田,当中打井做菜园。我与此井同时生,应是1929年。我出生在山东省乐陵县李见心村(现为乐陵市李建新村),出生那天,我的祖父正领着三个儿子打井,挖到一个很大的泉眼,泉水汩汩往外冒,故我原名叫临泉。一晃到了1935年,六岁的我入本村私塾念书,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过了大约两个月,日本人的飞机就经常来县城和集市轰炸,人心惶惶,书自然是无法念下去了。

  “我吃过战乱之苦,也受过饥饿之灾,十三岁时,被日军拉去砖窑做童工,期间还险些被活埋。1945年,我参加了儿童团,常为八路军传信,同年8月日本投降,我的家乡自抗日战争胜利后就完全解放了。

  “1946年,国民党军队集中重兵重点进攻山东。就像大家在电影《南征北战》中所看到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大踏步地北撤。当时形势逼人,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人民群众纷纷支援前线,我们村除了老年人,男人都出去了,有参军的,有抬担架、派大车(牲畜拉的一种二轮木制大车)、做挑夫的,女人们在家做布鞋送给战士们。1947年7月,谷子吐穗,高粱打包,玉米已长到膝盖高,在一个天高月黑之夜,我穿过一片片青纱帐离家去参军,没有行李、身无分文,更没来得及和父母告别,一走就是几十年。”

  随军南下:稻田、西湖边都架过电台

  “1948年1月,我被抽调去学无线电通讯。别小看收发电报的‘嘀嘀’声,能指挥千军万马决胜千里。周恩来曾说,‘我们一不发枪,二不发粮,三不发人,就是每天往前线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

  “彼时,我们随部队南渡黄河转移,到了山东潍坊青州一带,天气转热,蚊子很多,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睡在一顶自己缝的、小小的蚊帐里。

  “我们跟着教员学习英文单词和莫斯电码,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我练习收发电码最快每分钟140字左右,在同批学员里可以说是技术一流。学成毕业后,同学们就各奔东西。

  “我被分配到华东野战军。淮海战役结束后,我所在的华野第七兵团挥师南下,来到安徽合肥。当时的合肥是个小县城,完全没有现在江南都市的繁华。我第一次来到南方水乡,见到稻田水汪汪一片,也不知道深浅,到了就立刻将电台架在水田里工作。

  “我们行军转移到长江边的庐江县,我们吃得很艰苦,难得买回来一块红乳腐就觉得是改善生活,但我们不觉得苦啊,当时这里的百姓非常苦,想到全国快解放,大家斗志激昂,不胜欣喜。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一声令下,百万雄师过大江。我军对着长江南岸万炮齐发,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水面上战士们乘小渔船抢渡上岸,牺牲了不少人,打仗就有牺牲。兵败如山倒,敌人溃不成军、抱头逃跑,我们在安徽荻港上岸,乘胜追击、势如破竹,先后经过繁昌、南陵、宣城、广德、武康最后到达杭州。

  “杭州解放,我们驻扎在西湖柳浪闻莺,电台架在湖边一小楼内。我参与了接收原国民党《东南日报》社的过程并在随之创立的《浙江日报》社电台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没有住处,晚上就临时睡在大礼堂的长靠背椅子上。”

  解放舟山:脱下棉衣堵漏水船舱

  “1949年7月,一纸调令,让我到21军军部电台工作。我辗转来到温州,先是随先头部队爬山越岭剿匪。到了8月,部队开拔前往台州临海,从温州乘坐轮船沿海北上。

  “当时浙江省陆地都已解放,国民党退守舟山群岛。解放六横岛、桃花岛之后,部队紧接着攻打登步岛。

  “登步岛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有时,我们在船上架电台,天线有20米长,得绞尽脑汁克服种种困难;船体机器振动,风浪很大,电报收发在颠簸中进行……

  “1949年12月中旬,前方指挥所接到命令撤回大陆,我们乘坐三帆大渔船顶风逆行,在狂风恶浪中,船触礁了,顿时船舱内水柱喷射。我们连忙脱下棉衣进行堵塞,此时,灌进船舱里海水没过膝盖,顽强的生存欲和坚决的必胜心让我们绝处逢生。躲过敌机的多次扫射,我们奇迹般地回到部队驻地。

  “那段时间,我四十余天没有睡好觉,在岛上值班到凌晨零点,常常不交班,继续值守电台直到天亮。

  “1950年1月,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等到5月,舟山诸岛宣告解放。”

  抗美援朝:敌机在头顶盘旋轰炸

  “朝鲜战争爆发后,我调入刚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被分配到空三师参加抗美援朝。

  “1951年冬天,为了挫败美军绞杀战术,保护交通运输线,我们空三师组建前方指挥所,我被派到朝鲜前线。零下30摄氏度气温,满山遍野的积雪,我们工作时,敌机一批一批在头顶盘旋轰炸、扫射。炮火连天,‘嘀嘀’声却昼夜不断。

  “哪怕晚上,敌人轰炸机依旧在上空转来转去寻找目标,看到哪里有亮光就丢炸弹。有一次,通信车差点被炸弹丢中,幸好全车无一人受伤,可惜有很多战士牺牲战场,长眠异国他乡。

  “后来,敌机低空到中国鸭绿江口偷袭我军刚起飞的飞机,我又被派回国内守在鸭绿江口,带一部电台和一个作战参谋,住在老百姓家里,发现敌机时就用无线电立刻汇报我方。顷刻,数十挺高射机枪齐射,几次下来,打得敌机从此不敢冒犯。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话”外音:

  今年已91岁高龄的李老先生,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老先生每天坚持读书看报上网,关心国家时政,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他常常和老伴张韵芳一起散步养花养鸟,有时会下厨烧菜,油爆鳝丝是他的拿手菜。有时甚至还坚持自己登高亲手换灯管。两个女儿说起父亲时无比钦佩和自豪,“他豁达开朗乐观,永存一颗学习的心,从小教育我们姐弟三人努力学习,所以,他活到老学到老,心态越来越年轻,永远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榜样。”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