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区王马社区开启特色基层治理模式,让邻里间像亲人

2018年10月18日 09:26:15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翟玉标

  让党员在楼道支部里发挥大作用

  “都说城市的人际关系淡漠,这种现象在我们社区完全不存在,居民能在出门时把自家钥匙交给邻居保管。”今年76岁的王永根,是杭州市王马社区科普楼楼道党支部书记,“碰上下雨天,即使人不在,晾在外面的衣服也能及时被收回家。”

  社区里人情味儿浓得让彼此像亲人,一户人家有事整幢楼都会来帮忙,在王马社区,一谈起邻里间关系,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从2002年王马社区成立第一个楼道党支部开始,社区邻里间的关系便变得越来越融洽。

  捐款为楼道亮灯、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带头服务社区……哪里居民有困难,哪里就有楼道党员的身影。这一切,要归功于社区楼道支部建设把党员群众凝聚在了一起,使邻里互助成了常态。为了便于学习和集中开展活动,王马社区建立了23个针对退休老党员的楼道党支部和3个青年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建设已深入每位住户的心坎里。

  冬天铲冰雪夏季抗台风

  楼道党员冲在为民服务第一线

  王马社区地处老城区,有一万多居民,老社区、老年人口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情况,使管理服务任务繁重,自从楼道支部建立后,支部党员就成为社区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虽然他们的平均年龄也都在50岁以上,但工作热情和干劲不比年轻人差。”王永根开玩笑地说,他也算楼道里的“年轻”党员呢!

  针对社区图书阅览室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党员自发组织起来担任管理员,不拿一分报酬且一做就是数年。冬天里为了赶早扫除道路上的积雪,楼道支部书记组织党员天没亮就带着工具出门,连早饭都是家人送来后,在路边凑合着吃几口。遇到像抗非典、防流感、御台风、除冰雪等些急、难、险、重的任务,社区党委一号召,支部党员都会冲在第一线。

  楼道支部的党员既是楼道居民中的一员,更是居民里的先进分子,他们最了解民心民情民意,他们反映的、建议的往往正是群众的心里话,楼道党支部也由此成为增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层的有效形式。

  看望病人照顾邻居

  楼道党支部让邻里关系变和谐

  “党员真心实意办实事,居民自然就会接受、理解和支持楼道党支部。”79岁的吴菊仙,之前是永康楼楼道党支部书记,在她看来,是楼道党支部让社区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从邻里间不熟悉、没交流,到相互关心、帮助,楼道党支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住户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天长日久,陌生感解冻了,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楼道关系。

  “我们这幢楼里的楼道支部党员平均年龄有80来岁,年纪大了,就怕生个病什么的,我们约定,如果这一天平安无事的话,就在窗口放上花瓶。看到花瓶,其他人就能放心了。”这种看花瓶的探访形式,就是永康楼楼道支部成员发明出来的,吴菊仙有段时间也养成了每天都要朝楼里邻居的窗户看一下的习惯,如果哪天窗户边没有放花瓶,她就要到这户家庭去探访一下。

  像这样的关怀,在王马社区还有很多。

  楼道党员关心群众,社区居民也深受感染,主动走出家门,互帮互助成了社区新风尚。社区居民李丹萍,自己夫妻俩均下岗,家里生活并不宽裕,却每年拿出3000元资助困难邻居家庭的女儿直至大学毕业。邻居生病,她联系当医生的亲戚救治,还扛起了照顾病人的重担,成了比亲人还亲的好邻居。

  支部建在楼道党员在群众身边

  开启新的基层治理模式

  这么接地气、办实事的楼道党支部,是如何建立的呢?

  2002年前后,一大批单位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到了社区,王马社区党员数量一下由40多人增加到430多人,但只有三个党支部,党员最多的一个支部有180多人。“大支部、少沟通、缺活力”,给党组织开展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虽然生活在一起,可彼此并不熟悉,群众甚至连谁是党员都不知道。”王永根回忆,当时有个说法叫党员不认识书记、书记不知道党员,不仅管理跟不上,甚至党团活动都没法开展。

  为了扭转这样的被动局面,在杭州开展党员先进教育作用试点契机下,王马社区决定在党员人数15人至20人的一幢或邻近几幢楼里,成立一个退休人员党支部。

  2002年7月18日,社区富润里1幢两个单元的18位党员聚在一起,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组建了全国首个楼道党支部。富润里1幢又称“科普楼”,因此这个楼道党支部命名为“科普楼党支部”。

  社区新的党组织形式一出现,马上就受到了党员群众的关注和欢迎。王马社区是老社区,楼道的灯泡破损较多,通道较暗,科普楼楼道支部党员中正好有几位电气工程师,于是党支部成立后为民办的第一件事,便是给老房子的楼道里安装灯泡。

  “亮灯”工程,点亮了楼道,也点亮了人心,让科普楼楼道党支部赢得居民的赞誉。此后,楼道党支部建立了党员议事、邻里互助等制度,开启了具有王马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

  创新为民服务举措

  “66810”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楼道党支部为民服务,如何保障科学高效?王马社区把目光聚焦到创新服务规范和机制上来,“66810”为民服务法应运而生,成为楼道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的指导方针。

  “66810”为民服务法,即“六必访、六必到、八必报、十条线”,它的详细内容,不管是楼道党员还是普通住户,都能流利地背出来。

  “这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好事,我们楼道里的党员都是这样做的。”见记者在观看宣传栏的内容,旁边一位经过的阿姨主动上前解释。

  党员思想波动必到、党员志愿服务必到;困难群众每月必访、独居老人每月必访;公共设施损坏必报、背街小巷不洁必报……“66810”实现了自上而下的听取意见、解决问题,“一网六员”则体现了自下而上的居民参与、共建共享。

  邻里纠纷、居民生病住院需要邻里帮助等,遇到这种事情后,党员会第一时间到有需要的现场,开展邻里间的守望和互助。困难群众、老人、残疾人士……针对社区里最需要党员及社会帮扶的对象,楼道党支部成员每月必访,将社区的个性化服务送上门。社区有了本“明白账”,服务自然更精准,基本实现“琐事不出楼道、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作为全国第一个楼道党支部的诞生地,近年来,王马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建设“红色王马 幸福家园”为目标,积极开展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王马社区的新变化,是浙江创新推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生动缩影,如今,楼道党支部已成为响当当的党建品牌。

责任编辑: 逄润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