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如一日用“劳模精神”传承“红船精神”

2017年07月18日 10:10:37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李丹

  近日,我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结果获中央组织部批复,嘉兴市委书记鲁俊、嘉善县委书记许晴、嘉兴市乍浦港口经营有限公司杂货作业队队长张益平三位同志光荣当选。其中,张益平是嘉兴市唯一的工人代表。

  “我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我只是一名奋战在港口一线上的普通职工。”提起自己获得的殊荣,张益平的脸上还有些不好意思。

  然而,提起张益平,公司同事无不竖起大拇指:对于他的工作常态,同事描述为“拼命三郎”、“最早上班、最晚下班”;22年来,张益平几乎从事过所有港口一线的岗位,理货员、库场队队长、机械队队长、调度室主任、集装箱作业队队长、杂货作业队队长……无论身在哪个岗位,张益平始终坚持把码头当做自己的家,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助力港口发展。

  “1995年从部队退伍、刚到乍浦港那会儿,我被安排在理货员岗位,专业不对口、业务不熟悉,一系列的困难面前,我内心一度产生了动摇。”张益平回忆道,“我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干出模样来!”

  起早摸黑,学习港口生产管理、集装箱业务与操作等专业知识,张益平很快摸出了门道,并相继担任库场队队长、机械队队长、调度室主任、集装箱作业队队长等基层场队的“一把手”。2001年,张益平被评选为嘉兴市劳动模范。一次次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过程中,张益平见证了嘉兴港的发展。2008年,嘉兴港与宁波港强强联手,推动浙江港口联盟建设,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发展由此步入快速通道,从10万标箱增长到100多万标箱。集装箱业务的快速发展,对港口各项生产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2012年,张益平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十多次研究与讨论,经市场调研、对接内河码头后,乍浦至东洲内河集装箱航线顺利开通,装卸工艺、设备保障、人员衔接、应急预案等一应俱全;2013年,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集装箱生产管理系统——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系统(TOS系统)成功上线,极大地提升了嘉兴港智能化操作和自动化控制水平,张益平所在团队的快速适应能力和熟练运用能力,让负责开发这一系统的信通公司刮目相看。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说到攻坚克难,最让张益平印象深刻的,就是乍浦码头集装箱业务刚刚起步时,“当时,没有配套无线终端,进出仅有100多箱,大部分工作还是手工操作,仅靠理货员现场记录、结束后再录入系统,发箱和进提需要现场人员找箱,不仅时效差、箱位准确率低、工作强度大,安全环境也极差。”这让当时担任生产部副经理的张益平倍感压力:要设备没设备,要货源没货源,专业人员又非常匮乏。

  然而现状只能靠双手去改变。结合从前的经验,张益平与同事一起设计了港内集卡车辆行驶路线,避免了无序行驶导致箱区内不必要的拥堵;实行实时监控,令集装箱每一个动态都能由司机直接通过对讲机汇报,及时在系统中完成指令,确保箱位的准确和时效性,提高了作业效率;为提升装船效率,张益平还建立了专门的调箱门区域,生产和调箱门区域就此各自独立,装卸船、进提箱、调箱门各个作业都得到了满足。“一系列的措施,不仅让公司缓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也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张益平介绍,目前,乍浦港集装箱量已经从2007年的3.7万标准箱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万标准箱。

  认真践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张益平始终坚持共产党人平凡的人生底色,传承“红船精神”: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提出安全“零容忍”、生产组织“零空当”、货运质量“零投诉”的“三零”工作方式;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实现着生产组织信息化、生产经营多样化、内部管理精细化,助力嘉兴港集装箱业务发展一次又一次实现了从量的跨越到质的提升;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大力推动“散改集”业务,为嘉兴港散杂货业务的科学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 朱琼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