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揭晓,王兴兴陈丽君等上榜

在这群浙江青年身上找寻榜样的力量

2025年04月28日 17:55:22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李灿

  浙江在线4月28日讯  4月27日,作为浙江青年的最高荣誉之一,第十三届“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正式揭晓,20名青年入选。

  与每年五四青年节前夕集中表彰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有所不同,“浙江青年五四奖章”每五年集中表彰一次,并根据工作需要按照规定开展及时性表彰。

  这一次,奖章花落谁家?他们为何能获此殊荣?

  20名受表彰青年,覆盖科教文卫等各领域。他们当中,有关注前沿发展需求、取得世界瞩目成果的。如开创低成本高性能足式机器人技术先河的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王兴兴,牵头组建世界上最大的FRB(快速射电暴)数据库的之江实验室研究专家冯毅等。

  有在传统领域精耕细作,为作品赋予新时代内涵的。如打开传统艺术“焕新”之门的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演员陈丽君,传承非遗技艺、将龙泉青瓷推向更广阔舞台的叶晨曦等。

  还有结合自身优势,用实际行动助力他人成长的。如两度援疆奔赴大漠育桃李,以电商职教助力边疆振兴路的玉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李斌傲;为养老行业培育300多名养老技能人才的光大养老百龄帮福龄颐养院首席护理教练官、副院长姜新莲。

  他们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自1997年首届表彰以来,“浙江青年五四奖章”一直坚守一条重要标准——立足本职工作青春建功,把与祖国共奋进、与人民共命运的情感融汇于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中。

  这些年来,团省委、省青联高度重视发挥青年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经过广泛推荐、资格审查、考察公示、专家评审、集体研究等环节,严格选拔青年典型。最终受到表彰的青年们,充分体现了当代浙江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青年要当好生力军,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在此次评选中,不少获评青年就是在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中,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找到了“用武之地”,在自我发展中助力乡村振兴——

  放弃百万元年薪、回到绍兴市柯桥区湖塘街道兴华村担任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沈建强,三年内带领村集体经济翻了3倍;

  宁波市鄞州姜山归本水稻农场负责人汪琰斌,大学毕业就到农村创业,引入农业数字化等新理念,经营农田面积2600亩,探索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新一届的“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和许许多多“前辈”青年榜样一样,在各自领域奋楫争先,用不懈奋斗完成一场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与传承。

  当年,首届获评“浙江青年五四奖章”的“老典型”——

  时任省农科院副院长陈剑平博士,29岁时就在国际上首次证实病毒在真菌介体内存在而且增殖的理论,受到了世界性的注目;

  时任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合成车间三轮班班长王海帆,自学高等院校的专业书籍,不断对设备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为单位创造了3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如今,活跃在产业创新、技能报国、志愿服务等一线的新一届奖章获得者,也正在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发光发热。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资深技师、主任工程师范武,从事整车试制试验专业技术领域工作15年,不断解决业内难题、提升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环境;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营销服务专家江婷,作为中国国家队唯一一名女选手,参加第二届上合组织国家职工技能大赛装表接电技能大赛,一举夺得金奖;

  浙江大学00后本科生谢子颖,肩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使命感,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主持3项科研项目并带队完成500小时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公益助老、授课育人等活动;

  ……

  从过去到现在,“浙江青年五四奖章”既是激励,也是引领,为一代代青年人加油鼓劲、指明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是《浙江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收官年,在这个重要节点开展“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评比表彰,意义深远。

  聚焦“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目标,浙江从青年发展的政策、平台、资源等方面,都在不断进行优化升级,就是为了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需求,真正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

  此次获评的不少青年,也是浙江“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理念的真实写照。

  一个个你我身边的青年,都在用奋进拼搏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上,年轻人永远能找到梦想绽放的舞台。

  以这些典型为榜样,更多浙江青年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出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责任编辑: 邹姗琳
相关阅读